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8部分(第1页)

在这个时期,国内、国外企业占领的市场不一样,国内企业占领的是中、低端市场,国外企业占领的是高端市场,所以国内外企业的竞争没有国内企业之间竞争得激烈。

而接下来的3~5年,即中期,国内企业的市场实力增强了,引起了国外企业的重视,而且外企银行经营商业信贷业务的展开,成为了外企进行并购的重要条件之一。另外,随着外企经营分销渠道、医药市场的完全放开,外企在中国的发展也不再束手束脚,而是进行了反扑。

这个时期虽然说也是中国医药企业的黄金时间,但随着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一些对中国医药企业不利的因素也日渐明显。由于前个阶段,只重销售、不重营销的高速扩张,逐渐出现销售人员短缺,销售人员素质下降的局面。医生待遇的改善使更多的医生以行医为自己的终生选择,不再参与医药销售,使得这一局面雪上加霜。外企加大对华投资, 采取灵活的、本土化的策略,更是吸引了有丰富经验的本土营销人才加盟,以及原来从外企投奔到内企的营销人才的回流,这使得内外企业竞争更加白炽化。

王煜全认为,针对这个时期市场竞争的特点,销售与营销问题浮出水面,医药企业应该采取“小销售,大营销”的策略。在经营中,应坚持“营销指导销售”,不受短期利益诱惑,坚持管理的正规化。

经过了中期激烈的“内”“外”较量,后期,也就是再接下来的几年里,医药市场格局产生了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类似某些家电和IT市场的发展趋势):外企重新获得竞争优势,以更新的新药和完善的整合营销手段与销售队伍管理重新成为市场的主导。内企退回到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主要占据农村和中小城市市场,同时为跨国企业进行加工生产。内企建立起来的庞大的销售队伍逐渐被外企消化,或者为外企协议销售。医疗制度和保险制度逐步与欧美体系接轨,进一步促成跨国医药企业在华经营的多样化,扩大了外企的竞争优势。

第二种可能性(类似电信市场的发展趋势):内企完成转型,建立了完善的营销和销售体系,并在外企的竞争压力下逐渐国际化,将自己的产品打入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同时向欧美发达国家的医药研发企业投资,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保障了自己的产品线。外企虽然对中国加大投入,但没能根本解决总部和地方的权力分配关系,总部未能充分放权,造成其经营手段僵化,市场份额再一次缓慢下滑。

王煜全认为,这个时期无论竞争结果是哪一种可能性,企业都应该加强构筑面向未来的包含医药、医疗、健康与疾病管理、保险、金融等完整的产业链,从更高的角度赢得竞争。

根据历史数据,并结合与我国医药市场最为密切的GDP、人口、医疗费用支出、药品进口金额、药品出口金额等因素分析,SFDA医药经济研究所“全国医药经济运行分析系统”运用时间数列指数平滑法设计数学预测模型。经过定量、定性分析认为,2004年中国医药经济运行总体向好,增长幅度仍然较高,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25。54%左右,约5113。11亿元;化学药品销售额增长16。54%左右,约1748。16亿元。2004年医药经济运行呈现五大趋势:一是持续稳定增长,增幅高于2003年;二是出口碰上一定困难,进口继续高幅增长;三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加快,生产经营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四是工业经济效益继续回升,商业效益下滑,两极分化加剧;五是资产重组推动业态转型,民营经济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2004年是中国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快速上升、稳定增长期,GDP可望增长8。5%。国家信息中心则认为,2004年中国GDP可望增长10%。2004年,投资、出口、居民消费“三驾马车”增长速度不减。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必将带动医药需求的增长,从而促进医药经济的快速增长。

近几年,医药业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投资的热点,大量业外资金的投入也随着宏观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加,而这些资金并非短期资金,其后续投入将源源不断,这对医药经济的持续增长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李嘉诚总是能在该出击的时候出击。谋利而动,是商人的本能,这并不奇怪。人们好奇的是,一向以港口、电讯业务等闯荡天下的李嘉诚,为何突然对中药如此垂青?

熟悉和黄近期投资脉络的人士指出,李嘉诚有很深的“中药国际化情结”,他早就想为自己、也为全体中国人,圆一个“中药国际梦”。

与上海市药材公司的合作,是李氏布局内地中药业的另一不凡手笔。2001年8月,和黄出资50%与上海市药材公司旗下上海中药一厂合资成立上海和黄药业。据了解,上海和黄的总投资意向为2。2亿元人民币。像同仁堂一样,上海中药一厂同样大有来头。其所辖“上药”牌不仅拥有麝香保新丸、胆宁片、生脉注射液等一批老牌中药产品,还归属于国内最大医药上市公司上药集团麾下,在华东医药界颇有实力,这无疑为和黄在华东地区拓展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至此,李嘉诚基本完成了在内地最发达地区的布局:华北由“同仁堂和记”把守,华东有“上海和黄”冲锋,那么,华南呢?

北有同仁堂,南有白云山。华南的药业巨头是广州白云山股份有限公司。于情于理于利,李嘉诚都应该做出右手拉着白云山、右脚走上白云山的举动。北上联姻,南下结缘,李嘉诚惟有南北结合才能圆梦。

2004年3月23日(星期二),某媒体刊载一篇题为“医药并购,李嘉诚瞄上白云山”的报道。报道称:

广州白云山中药厂一高层向记者透露,李嘉诚正准备向该厂注资,“合作开发中药产品”。双方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正在商讨具体的合作细节。

据悉,谈判双方目前达成的口头协议是,和黄直接向白云山中药厂注入资金,达到各占50%股份的标准,“具体细节还在洽谈之中”。

据白云山的这位高层介绍,和记黄埔在欧洲拥有上千家的药店,一旦合作成功,白云山的药品就可以比较轻松地销售到欧洲地区。

当日,在深交所上市的白云山A(000522)突然放出自2003年4月以来的最大交易量,从6。3元冲至6。58元,24日(星期三)则停牌一天。

白云山公司于25日(星期四)发布澄清公告,郑重声明:到目前为止,公司没有与报道中所称的“和记黄埔”公司就合作事项进行商讨;同时,经向广州白云山中药厂求证,亦不存在中药厂某高层向记者透露的情况。

但是,一些长期研究我国医药发展的专业人士认为,传言并非空穴来风,李嘉诚携手白云山,完全在情理之中。其时,股市大盘已快跌到1500点了,白云山A仍然还是于周一(3月29日)跳空1%高开,放量上行,收盘大涨6%;周二(3月30日)再接再厉,收盘小涨1。17%。

白云山中药厂是白云山下属9家企业之一,年销售额近5亿元,是仅次于白云山制药总厂的第二大业绩贡献企业;2003年利润4000余万元,利润贡献同样名列前茅,在整个上市公司中可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业内人士认为,李嘉诚如果能与白云山中药厂成功合作,不排除下一步与白云山的控股公司广药集团下属另一家企业——广州药业的合作。广州药业2003年销售额近80亿元,是中国最大中成药生产基地,这也许是李嘉诚觊觎的真正原因。

真相大白后,四个姐姐哭着求原谅  父与子  玄幻:我绝不做舔狗反派  斗罗之宇智波鼬神  欧洲近二百年名人情书  三国机密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姚文元传  199个侦探推理游戏  江山如此多枭  苏东坡传  异界商店系统  回到隋唐当皇帝  天灾:囤满亿万物资后我躺赢了  魅姬  周恩来传  智慧书-处事经典  沉默的大多数  中国黄埔军校  20世纪的科学怪杰鲍林  

热门小说推荐
时空冒险传奇

时空冒险传奇

我是空间的旅人,时间的行者我追逐真理,寻觅起源我行走诸天,求真万界我是传道者,亦是冒险家。另外,我真的很凶,超凶(看封面)!声明1本书尽量走合理认知世界的路线,有自己的观点设定,不喜勿扰!声明2本书中的内容并不真科学,并不全合理,因为没有实际基础,纯属作者菌的蘑菇想法,作者也写不出全无bug的小说。...

无耻魔霸(魔艳武林后宫传)

无耻魔霸(魔艳武林后宫传)

这是一条成魔之道ltBRgt杨小天既然走上了这样的一条道路ltBRgt就决不回头ltBRgt不论前途怎么样ltBRgt都要面对它ltBRgt他一定要成为至尊ltBRgt武林的至尊ltBRgt江湖的至尊天下的至尊ltBRgt成王败寇ltBRgt成功了ltBRgt他就是名传千古的霸主失败了他就是遗臭万年的恶魔...

全能武侠系统

全能武侠系统

小医生蒋飞,正因为诊所生意太差而考虑关门大吉时,却意外被游戏人物附身,从此变得无所不能。不仅医术出神入化,生死人肉白骨,从阎王爷手中抢命就连厨艺琴艺园艺宠物驯养都全部精通!当别人以为这就是蒋飞全部本事时,蒋飞却笑眯眯地将目光看向了那一本本武学秘籍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北冥神功独孤九剑...

奶爸至尊

奶爸至尊

肉身不破,灵魂不灭,为了回到穿越前,为了再见到他可爱的女儿,不断引起星域乱战,一个不死强者,重启纪元,回归平凡,从此一个无敌奶爸诞生了。续集,正在新书连载着...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上门狂婿

上门狂婿

被丈母娘为难,被女神老婆嫌弃!都说我是一无是处的上门女婿!突然,家族电话通知我继承亿万家财,其实我是一个级富二代...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