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9部分(第2页)

一个星期后,国家旅游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是有几个日本旅行者,在中国西部罗布泊旅行时,遭遇特大洪水袭击,不幸溺水身亡,遗体已经委托中国红十字会交还日方,发言人在对死难者家属表示遗憾的同时,还告诫所有到中国旅行的外国人,在这个气候异常的时期,一定要弄清楚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再前往旅行,以免发生类似的悲剧。

。 想看书来

第八节 达兰萨拉的残阳

8、达兰萨拉的残阳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西藏地方政权的“解放”问题很快就被提上中央政府的议程,中央政府对待西藏地方政权的最终决断就是要建立实质性的统治,将西藏纳入中央政权的统一管理之下。在明、清两代中国中央政府与各地方政府的关系之中,西藏地方政权可谓是“自治”得最为彻底、最为长久的一方民族区域。即使在满清对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实施高度控制的年代,满清政权也只在西藏派驻了驻藏大臣以及象征性的一些驻军,对于西藏内部的各项事务基本都遵从当地势力的意愿听其自治。到了清末与民国这段中华民族的劫难时期,西藏地方政权更是乘着当时中央政权暗弱的时机,同时借着英、俄、美国等国的扶持,开始在“独立建国”方面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与中国的离心趋势不断显露。

在这样的形势面前,当时的西藏“噶厦”政府当然不肯拱手将久违的“独立大业”与世代相传的“统治特权”出让给信仰共产主义的“红色汉人”,于是就选择了武装抵抗。1950年西藏“噶厦”政府将藏军主力约七、八千人部署在昌都、金沙江一线,希望阻挡或者延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进藏步伐,没想到结果却是鸡蛋碰石头,被解放军的百战雄师打得丢盔弃甲。无奈之间,西藏“噶厦”政府只得在1951年5月23日与中央人民政府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西藏开始进入“民主改革”的时代。不论是“城下之盟”还是“深明大义”,看着异族势力的进占、主导、看着自身绝对尊贵地位以及世袭特权的动摇与流失,这条约签得总是让西藏僧俗统治阶层心有不甘。他们对“独立大业”与“统治特权”的追求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放弃,只要不从肉体上消灭这些人,他们就总会寻求新的努力和尝试。到了1959年,与中央政府磨合了8年的西藏僧俗统治集团最终还是选择在全藏发动大规模武装叛乱,结果还是一败涂地。

叛乱失败后,十四世###拉木顿珠…丹增嘉措与当时支持西###立的僧俗势力不得不流亡印度。在印度尼赫鲁政府的默许下,###及其追随者以印度的达兰萨拉(Dharamsala)作为海外流亡活动的大本营,开始发起旷日持久的西藏分离运动。

达兰萨拉(Dharmsāla,意为休息室)是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的一个城镇,为西藏流亡政府的政治中心。因此,达兰萨拉时常以“小拉萨”闻名;在中文语境中,达兰萨拉往往是西藏流亡政府的代名词。

1959年,十四世###喇嘛在反对中国统治的暴动失败后离开西藏后,印度总理尼赫鲁允许###及其支持者在达兰萨拉建立流亡政府。数以千计的流亡藏人因此迁入达兰萨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生活在上达兰萨拉(Upper

Dharamsala,又称McLeod Ganj)的地方,并建立了庙宇和学校。印度政府给予他们免税等一系列优惠待遇。

###在1959年发动叛乱失败后,带领8万跟随他的藏民仓惶出逃到印度,被印度政府安置在北部喜马偕尔邦的山区小镇达兰萨拉。

到本世纪初,经过40多年的繁衍,加上陆续出逃的少数藏民,目前流亡的藏人共约13万人,其中在印度有10万人,其余的3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尼泊尔、不丹、欧洲和美洲等地。

达兰萨拉位于喜马偕尔邦的西北山区,背靠终年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麓,全区爲山谷、河川、农田、茶园所点缀,而四周则被高山和原始森林覆盖,风景秀丽,景色别致。喜马拉雅山区凉爽而湿润的空气,赋予达兰萨拉独特的四季分明的气候。达兰萨拉盛産大米、小麦、绿茶等农作物。

达兰萨拉分爲上下二部,下达兰萨拉地区海拔1250米,名爲科特瓦尔巴扎,主要居民是印度人;而上达兰萨拉地区约海拔1800米,名爲麦克###吉,这里距科特瓦尔巴扎约8公里左右。麦克###吉居住的主要是流亡藏人,同时也是###喇嘛的居住地和所谓“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流亡的藏人把麦克###吉叫作“小拉萨”,显然有怀乡意味。

流亡印度的藏人幷不都居住在达兰萨拉。这个偏僻的高原小镇容量有限,所以多数藏人只好整体分散、相对集中地散居在印度各地,其中以南部居多。真正留在达兰萨拉的藏人也就1万多人。

达兰萨拉的藏人总的来说生活水平还可以,主要是因爲它已经成爲一个国际旅游城市,无烟工业的旅游每年为这个小镇的居民带来可观的收入。这里有着其它旅游城市所具有的设施,如网吧、酒吧、夜总会、餐馆和旅游纪念品商店等等。

每年的5月到9月是印度最热的时候,可这里由于位于喜马拉雅山山脚,气温一般都在20多度,气候凉爽,因此吸引了大量来自印度和世界各地的游客来避暑度假。一些来自西方国家的游客还在此地租下房屋,组成“国际村”,他们常年居住于此,或学习修炼瑜珈,或写作绘画。但由于这里是个“三不管”地带,所以也吸引了不少有钱又空虚的外国游客到这里来逍遥放纵,如酗酒、嫖娼、吸毒等等。

旅游在给达兰萨拉带来钞票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垃圾、废气和脏物,使这个过去清净的佛门之地染上了太浓的商业化气息,遭受了“严重的精神污染、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过去这里空气清新,但现在不少当地居民在出门时甚至戴上口罩以遮挡混浊的汽车废气。

在“小拉萨”,藏人开办了许多小餐馆,生意红火,有地道的西餐和藏餐,还有各种面包店和蔬菜市场。和印度其它一些旅游城市一样,印度人开办的瑜珈课堂是少不了的。山上有各种不同风格的小商店,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式首饰以及风格有别的服饰。

不难发现,达兰萨拉的藏人虽然身在异乡,有许多中青年是在当地出生,却都在努力保持着传统的文化习俗和饮食习惯。小镇的主街就叫“拉萨路”。他们尤其喜欢喝酥油茶和奶茶,也喜欢吃糌粑。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本世纪初,这里居然也能看到“中国制造”的产品了——在前几年这是不可想象的。尽管“中国制造”早在印度其它地方随处可见,但在达兰萨拉劫一直属于“禁品”,严禁销售和购买。一位“流亡政府”官员说,他们自然不喜欢让当地的商店充斥着中国商品,也担心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化解流亡藏人对中央政府的怨恨,动摇“流亡政府”的根基。

但是,自从2003年后,“禁令”就开始松动了,各种“中国制造”的商品开始进入麦克###吉,在藏人开设的小商店里公开出售,像玩具、文具、小家电等都摆在货架上。

当地藏人对“中国制造”的産品很喜欢。他们不能直接从内地进货,只好从新德里的商人那里批发中国货品。一些游客和记者说,中国商品如此大举进入达兰萨拉,甚至连中国内地拍摄的电影都可公开放映,真是大势所趋,也透着“流亡政府”的无奈和没落。

和生活在印度其它地方的藏人相比,在达兰萨拉的藏人生活稍微好些,但也富不到哪里去,因爲他们除了旅游业和农业,没有其它工作可做,许多人依然在温饱在线挣扎。

真正富有的,是那些所谓的“流亡政府”“官员”。他们靠税收和国际援助“发财致富”。他们白天穿著红色的袈裟办公或接待?

乙骨是非攻略对象  客官不可以(2  天下第一行书  修真发家致富  新刺客传奇  绝世处男(全本)  光闇之歌  妖神养成记  美人拳  风花雪月  都市修真之御仙之巅  仙途良缘  盖世神主  女尊之三岁王女乱天下  乌龟出壳记  青丘有狐:妖姬  折花  楼兰公主  大神甩不掉  情能补拙  

热门小说推荐
(快穿)欲之咒

(快穿)欲之咒

简介白秋意身中诅咒,若没有解药,浑身就如同被人剔骨刮肉一样痛男人的精液,就是她的解药第一个世界闺蜜绿了我之后,我睡了她哥小片段白秋意借字多难听啊,不如我卖身给你吧,她往季裴承那边靠了靠,声音压低,妹妹还是雏哦,哥哥可以给妹妹破个瓜嘛。你看我像是随便给人破瓜的人?季裴承。去床上。季裴承道。你硬了吗?白秋意问。季裴承没说话,直接把她的手牵过来,往胯间按。小弟弟好精神呀,白秋意道,哥就在这里要了妹妹吧,妹妹湿哒哒的走不动。你说话一直这么没遮拦?那要看对谁了,对你是的~阅读小贴士1女主非善类,为达目的可以出卖身体的那种QωQ2女主三观不代表本作者三观QωQ3每个世界的男女主不一定是处QωQ关于收费按千字50的标准收费,每个故事都会免费一些章节关于更新日更,有事会在留言板留言点击我要评分可以给作者投珠每天可以免费投送两颗珍珠哦...

海贼之超神天赋

海贼之超神天赋

穿越到海贼世界,罗德得到可以抽取天赋能力的神器知识之书。剑斩天地,掌控雷霆,行走空间,信仰之力铸造地上神国!神恩如海,神威如狱。来到这个世界,就注定无敌于世。...

特种高手

特种高手

(都市热血小说)叶龙曾是世界上公认的文武奇才,所到之处,再强大的敌人也得望风而逃。然而,就是这样的叱咤风云人物却突然放弃耀眼光环,回到灯红酒绿的都市保护大小姐!他性格冷酷张狂,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凭借惊人的本能和超人的智力,在繁华的天骄市上演一场激情四射的热血人生!PS本书读者群128492045(豆丹家族)...

天才杂役

天才杂役

吕诚,十五岁之前一直没能修炼出内劲,只能当杂役。但他从小喜欢夜视星空,十年时间,让他的眉心处出现别人所没有的感应力,能让他感知周围的一切事务,并且修炼出内劲,踏入武者行列。从此,这个普通的杂役进阶为天才武者。学心法,进展神速练武技,无师能自通易容变声,惟妙惟肖。在这个武者为尊的世界,最终一步步成为睥睨天下的至尊...

快穿:炮灰打脸攻略

快穿:炮灰打脸攻略

炮灰是什么?雪兰告诉你,炮灰是用来打别人脸的。凭什么炮灰就要为男女主的感情添砖加瓦,凭什么炮灰就要任人践踏?凭什么炮灰就要为男女主献上膝盖?凭什么炮灰就要成为垫脚石?炮灰不哭,站起来撸!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秉持着宠宠宠的打脸原则,男主始终是一个人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