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部分(第2页)

这是许多中国仕途上的为官者难解的“乡土情结”。

蒋介石当然也不例外。

“这位阿公,”蒋介石已走近喧闹的人群,朝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颔首笑道:“侬要见我,有啥事体?”

老者一听这口地道的宁波乡音,倍感亲切,便壮着胆子问道:“蒋总统,我们只是想看看您。”

“谢谢阿公。难为您老还惦念着我这个溪口镇出去的远行游子。”蒋介石一面谢着,一面笑道。

猛然间,另一位老者扒开人群,踮起脚尖,使劲朝前挤了挤,然后蹬着一双狐疑的眼睛朝蒋介石眨巴着问道:“听说你已经不当总统了,是这样吗?”

人群中立刻炸开了锅。大家惊疑地扭头盯住老者,议论纷纷。蒋介石一手扶了杖,一手朝人群中摆了摆,然后和颜悦色地答道:“是这样子的。老人家,我已经不是总统了。”

“那你这次回了溪口是不是告老还乡?”老者大着胆子继续追问。

“当然是回乡长住。”蒋介石依旧是满脸笑容,“现在是民国,讲民主。中正视国民公意而出,对总统一职断无萦怀之意。一旦去职,当然就是一介草民。不过,”蒋介石见人群无甚反应,忙转过话锋道,“中正在外奔波多年,这次返乡,一身轻松。种种地,养养花,钓钓鱼,过过平常人的生活。希望乡亲们多多抬爱。”

人群中兴许是被蒋介石这番话感动了,老者伸出鸡爪似的双手往空中叠住,便带头鼓起掌来。大家不由自主地“稀里哗啦”报以了一阵掌声。

蒋介石趁机感激地点点头,客套两句,转身向众人挥手告了别,然后拖着疲乏的身子回了丰镐房。

蒋介石,浙江奉化人。原名蒋国泰,乳名“瑞元”,学名“志清”。1912年他流亡日本创办了《军声》杂志,用笔名为介石。1918年,经江浙财阀张静江牵线,他跑去广州投奔孙中山时,仰慕这位革命先行者,并以学生和继承人自居,遂改名“中正”。

曾有好事者考究。“介石”与“中正”并非为蒋氏独创。介石源于《易经》预卦六二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中正乃儒家评国易的大传《象》“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意即要像顽石一样坚硬,但此类坚硬以不过一天为吉祥。刚化为柔,柔化为刚,处柔不守柔,处刚不守刚,执其两端而守中间才是最安全的中正之道。

蒋介石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尤其服膺程朱理学,平日“礼义廉耻,百孝为先”挂于口中。喜读《王阳明全集》、《曾文正公家书》、《曾胡治兵录》等。后来,败退台湾,还将其官邸命名为阳明山,官邸内特地置有阳明书房。1975年,蒋介石临终前教诲蒋经国,“王阳明、曾国藩、朱熹,这些大儒的书,你要当作圣哲去研读。”

蒋介石毕生将这些大儒的经典引为人生信条,依靠进退相交、刚柔相济的办法,取得信任、权力和地位。仅从1918年初次参加粤军至1924年4月就任黄埔军校校长,6年间以各种借口辞职又复职达13次之多。1922年,他负气出走福建鼓浪屿时,手书“其介如石”,请人刻于更衣亭西边的山石上,颇有点像“文革”中林彪手书“克己复礼”的信条。以后他借“廖仲恺被刺”一案,在国民党林立的派系中逐渐取得委员长、总裁、总统的最高职位。逢大的政治风浪及转折的危急时刻,多次“辞职”,以退为进,避过凶险。正所谓退一步,风平浪静,海阔天空……

说来殊为有趣,蒋介石的第一次下野就是桂系相逼。1927年秋,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与西山会议派以汪精卫提出的条件为借口,提出“请总司令自决出处”,逼蒋下野。

蒋对汪及桂系、沪派举动愤怒异常,他在当时的日记中写道:“余以为对同志应退让,对敌人需坚持,而汪乃异其是,诚非人类也。”他命陈布雷起草《告国人书》,宣布下野。

蒋下野不久携张群、宋子文等人去了日本,争得了日本人与美国对他的支持,同时获得了宋老夫人对蒋与宋美龄婚事的允诺。

当蒋的目的达到之后,于1928年1月10日由日返沪,一面筹办与宋的婚事,一面联汪制桂策动复职。1927年12月10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议请蒋复职。

1928年1月9日,蒋介石正式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后又任国民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等职。这就是蒋介石的第一次下台又上台。

溪口受命(3)

蒋介石第二次下野发生在1931年12月。此次下野一方面是由于蒋的误国政策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国民党内派系争斗的结果。

早在1931年7月23日,蒋介石在一次讲话中,首次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由于蒋介石将此方针付诸实践,遂招致国内阶级、党派矛盾激化,综合国力下降,同时纵容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9月18日制造了入侵中国东北的事件。面对日寇对中国的步步入侵,蒋介石仍不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并宣称对日作战“3月必亡”。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同时,此一形势也为蒋介石的反对派所利用。

本来在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取得了军事上的绝对胜利,但他得意忘形,为了实现其“武力统一”的野心,一方面对中共苏区实行“全面清剿”,一方面提出召开国民会议的主张,企图通过这个会议,制定一部设置“大总统”的约法,并把他推上“大总统”的宝座。

当时政界要人吴稚晖、陈立夫、刘健群等对蒋的主张均表示支持。惟国民党中央常委会主席、立法院长胡汉民坚决反对。胡的理由是:国民会议的任务是统一全国国民的心志,以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它不是国民大会,因而不具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四权。胡还认为,孙中山的建国大纲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之对内政纲,较任何约法都完备,无需再作钦定式之约法。

由于胡汉民的主张成了蒋介石当选总统的绊脚石,迫使蒋千方百计地企图搬掉他。当合法手段达不到目的时,蒋便于1931年2月28日夜以非法手段扣押了胡汉民。

胡汉民被扣,引起社会轰动与反蒋派的激烈反弹。胡汉民派的中央委员纷纷到各地串联反蒋;孙科的再造派离宁去粤;古应芬、陈济棠等准备在广州举旗反蒋。蒋也准备应战,一时战云密布。

正当战端即开之际,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入侵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国人纷纷要求宁穗双方息争对外。蒋介石被迫释放了胡汉民。10月27日,宁穗双方代表在上海召开和平会议,反蒋派仍以蒋介石下野与改组南京政府为和平解决的条件。

在全国人民抗日舆论与粤方的强大压力下,蒋介石于1931年12月15日辞去国民政府主席、三军总司令兼行政院长等职,再施以退为进之计。

蒋介石下野后,国民政府改为合议制,林森出任国民政府主席,孙科任行政院长,张继任立法院长。蒋虽下野,但事先预作布置,对孙科内阁取拆台政策。孙科上台本非众望所归,而是各派矛盾和斗争的产物,加之蒋下野后设置了重重障碍,使孙无力驾驭南京政府,上台后不到一个月就夭折了。蒋介石看到时机成熟,决定重新上台。他采取拉汪排胡的策略,逼走胡汉民,向汪表白“与诸同志久共患难,今身虽在野,犹愿与诸将士誓同生死,尽我天职”。同时宣称支持汪主政,他主军。

1932年3月6日,军事委员会恢复,蒋被推举为委员长。蒋介石以退为进之计再度得以实现。

通观蒋介石的两次下台又上台,可以看出他每次下台都是外界逼迫所致,但他耍尽权术,总是以自动引退的姿态出现,变被动为主动,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蒋的下台,每次都是权宜之计,下台的同时预为上台铺路,还拆别人的台。

那么他的第三次下野是否也是如此呢?今天的退却能换回当年的荣耀吗?

回到溪口的当夜,蒋介石草草用过晚餐,便虎着脸一言不发回到房间。陪侍于侧的蒋经国忙闪身跟了进去。

“经国,”蒋介石爱怜地唤道,“不用管我,你慢慢吃,我已老迈,食少事烦。”

“父亲,”蒋经国躬身垂立于一旁,毕恭毕敬道,“孩儿见父亲胃口不佳,值此党国危难之际,亦不能分忧于万一,实在是问心有愧。”

“坐下吧,”蒋介石朝旁边的竹椅呶了呶嘴,欣慰中却不无愤懑,“这次我之下野,固不能说全无国际环境之影响,但其重要因素还是由于我?

终生制职业  1908大军阀  大明龙腾  清史演义  下楼谈恋爱  后西游记  不会吧,我都无敌了,恐怖游戏才来?  两姐妹的爱与性:恋爱中的女人  文化苦旅  雍正皇帝  狱出强龙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  古郯武师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东京大审判  匪祸天下  主公  谁杀死了秦帝国  理查德·布兰森自传  圣经  

热门小说推荐
功夫皇帝逍遥游(功夫皇帝艳福星)

功夫皇帝逍遥游(功夫皇帝艳福星)

一个落魄的大学生阴差阳错地灵魂穿越到了古代,稀里糊涂地做了皇子,又发动政变赶走太子当上了皇帝,从此便过上了锦衣玉食声色犬马的生活。但他却不满足,他要做一个全能型的功夫皇帝因此,他拜武林宗师学习武功,又向江湖术士讨取御女秘方,美艳绝伦的妃子欲望强烈的宫女温婉恬静的皇后妖艳迷人的异族美女野性十足的江湖侠女,各种类型的美女纷纷被他男人的功夫征服金钱权利和美女一个都不能少!想爽的,还等什么呢?本书保证精彩,敬请放心收藏,推荐!...

一剑独尊

一剑独尊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六零军营成长

六零军营成长

一睁眼回到六零年,上一世是孤儿的明暖这一世拥有了父母家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他,青梅竹马,咋这么腹黑呢!...

绝代名师

绝代名师

市二中的金牌老师孙默落水后,来到了中州唐国,成了一个刚毕业的实习老师,竟然有了一个白富美的未婚妻,未婚妻竟然还是一所名校的校长,不过这名校衰败了,即将摘牌除名,进行废校处理孙默的开局,就是要帮助未婚妻坐稳校长之位,让学校重回豪门之列。孙默得到绝代名师系统后,点废成金,把一个个废物变成了天才,在孙默的指导下,学渣...

医流武神

医流武神

一代魔君,逆天重生!为复血海深仇,重回都市,掀起血雨腥风!当其锋芒展露的刹那,美女院长,萌呆萝莉,清纯校花,冷艳总裁纷至沓来!...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