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徐平和陈执中这个级别的人中,他们两个算是离得近的,都算赵祯最亲信的一个派系。现在赵祯在外朝的势力单薄,两人自然而然就走得近一些,相互扶持。当然以后如果真地有那么一天,其他宰相的势力被压下去了,两人又会发展成新的外朝派系。外朝与内朝有天然的矛盾,想在外朝坐得稳,与内朝的争斗就不可避免。真要说起来,难道李迪与赵祯的关系又远到那里去?但一旦做了宰相,就身不由己地要与皇帝争夺权利。
要么在外朝做个孤家寡人,满目皆敌,只求一个简在帝心。要么就必须与皇帝有合作有争斗,宰相才能把控外朝,顺利施政。这是政治结构带来的矛盾,不以某个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中间的分寸拿捏,就看每个人的本事了。做得好的便如吕夷简和王曾,一个靠着广结党羽,一个靠着能力和个人魅力,既在外朝一唿百应,又能与皇帝保持和谐关系。
现在,徐平必须和陈执中密切合作,自己在三司做实事,陈执中在政事堂帮着摇旗呐喊,还要挡住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压力。宰相掌一国政务,有了三司使,他们的精力不会分太多到三司来。京城里各个衙门的公事三司衙门占六到七成,但那是指庶务,数量占的分量大,但重要性就差得远了,政治的核心还是在人事。四入头里知开封府最难做,三司使在其次,便就这个道理,做事累死累活,地位却远不上翰林学士和御史中丞。
徐平理了一理思路,对陈执中道:“除了衙门里一些职位人事的变动,现如今最紧急的事情,便就是把京西路的飞票兑付了。不说我回京之前,因此事而闹出的风波,我回来了无论如何要赶快解决掉。就单看那几千万贯的数字,不尽快清理掉,三司以后做什么事情都要被拖累。天下间能有几千万贯利息的事情,可是不多。”
陈执中点头:“此事确实是十万火急,不但是京西路那里议论纷纷,京城里也各种说法都有。好多官员都怕你到三司后接下来三司入的钱全拨到京西路那里去,大家吃苦。我听说你在京西路编了一套《富国安民策》,里面有讲如何解决的法子,不知是也不是?”
“办法总是有的,《富国安民策》里也确实有讲。那册子已经编好,我回京之前在邓州召集京西路官员集议过,本是要上给朝廷的,结果突然被召进京来,耽搁在那里。”
陈执中道:“只要是上给朝廷,我总能看到,不急在这一时。你且说一说,到底是什么样的法子,我心里有数,不至于被人问起一无所知。”
徐平笑笑:“其实无非还是吕王两位相公提起过的,他们说的也都是《富国安民策》里讲的方法,算是英雄所见略同吧。不过两位相公讲的,终究是太过简略,即使施行起来也是后患不少。这几天我也思考过,后边还是要按吕相公说的钱庄这条路上来着手。”
“具体如何?当日吕相公讲的,我听着不怎么靠谱的样子。”
“单靠钱庄,只想着收些钱上来应急,自然是不怎么靠谱。这条路要走得通,三司衙门必须大变,要新设几个衙门,专门做事才行。”
徐平习惯性地拿了桌上的一枝笔在手里面,边说边比划,不过并没有蘸墨。到陈执中这个地位的官员,都是一时之选,脑子特别灵光,记性也好,不会出现对方说了半天,他一脸茫然的事情。不然这个年代,在皇帝面前议事大家都正襟危坐,又不许随便插口问别人,又不许记笔记,脑子稍微反应慢一点的就要出丑。
“通过钱庄收钱上来终究只是手段,关键这钱要怎么花出去。花得不明不白,收了不如不收,为下策。用在有用的地方,账目清楚明白,是中策。钱花出去,能够收更多的钱回来,才是上策。如今第一步要做的,便就是力求避免下策,钱不能花得不明白,必须清清楚楚,是在什么事情上花掉了。若是账目不清,那样的无底洞,收再多钱也难建功!”
听了徐平的话,陈执中有些不好意思。本来徐平做盐铁副使的时候,三司多收了很多款项进来,结果陈执中接掌三司,这钱都莫名其妙的花掉了,还留下了大窟窿。
笑了笑掩饰尴尬,陈执中道:“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啊,云行可有章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回到三司做的第一件事情,便就是要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把下年各衙门以及禁军厢军和其他种种,要花多少钱,花到哪里去,怎么花,全都理得清清楚楚。只有理清楚了,下年三司花钱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一团乱麻。这件事情,我称为朝廷下年花钱的预算,一旦定下来,转过年来就按章办理。”
陈执中愣着好一会没说话,最后才道:“这事情,确实有些难。不过有一点好处,我在三司这些日子虽然账目有些乱,但却没有积账,如今只有今年的账目还没做。云行要做这件事,对旧账上倒不用花太多精力。”
徐平点头:“如此最好,可以专心安排来年的事!”
三司记账是徐平当年改过的,容易了许多,积压账目确实不是大问题了。(未完待续。。)
第214章 僵局
“预算?”李迪念着这两个字,一时沉默不语。
听过了徐平的详细解释,崇政殿里坐着的没有人说话,都低头思索。
与陈执中交接之后,徐平正式接掌三司,在安排人事的同时,提出了未来财政改革的路线,正式上奏。今天,大臣在崇政殿济济一堂,对财改的大纲进行讨论。
财政预算制度是第一步,没有明确合理的财政预算,还是像以前那样库里有多少钱花多少钱,后面的改革都无从谈起。为了应付各种临时开支,三司使就疲于奔命,财政的统筹运作哪里还有精力?没有计划,没有统筹,三司便就还是以前那个三司。
最后陈尧佐打破沉默,对徐平道:“此事初听起来繁琐,其实理起来也不难。天下钱粮都在三司,要做预算,也是三司去做,到时报政事堂就好。只要来年各个衙门按着这个预算做事,不要事事临时起意,说起来做事还容易了呢!”
翰林学士程琳道:“相公此话不错,此事中书门下确实不难,各衙门也不难,其实三司做起来也不难。难的不在这里,在枢密院。”
说到这里,看了看坐在赵祯身边的张士逊,闭口不语。
对于正常的行政机构来说,做预算确实不难。本来就是三司掌管天下钱粮,现在再加个预算制度又有什么?大家还容易做事了呢!
但这有什么用?钱粮的大头又不在这里,而是在养兵,在军费。预算好不好做,不在于行政衙门配合不配合,钱粮上没人能够跟三司作对,难的是在禁军。三衙愿不愿意把财政透明,让预算制度深入到军队中去,把军费花销理清楚,才是真正的难点。
三司所收的天下钱粮,和平年代,也差不多是十分中六分到七分养军,再加上占三司收入六分之一的内藏库收入基本用到军费上,军费占总的财政收到约为七成到八成。如果一有战事,这个比例就轻松突破八成,极端时占到九成都不奇怪。
有的时候徐平有一种感觉,大宋就是个把自己打扮成文治国家的军阀政权,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满口国家天下,一众文官高唿圣贤之治,其实不过是为了收军费的装扮。天下大事都由这班文官做主,前提是把养军的军费收上来。军费文官又管不到,天下钱粮的八成先支出去了,真的还有什么天下大事吗?
枢密院掌军令,按制度应该是由他们掌管军费的使用,但是实际上他们能做的,就是按照三衙的版籍足额把钱发下去。至于三衙到底有没有名册上那么多人,这钱有没有发到领饷的士兵手里,钱到底怎么花的,花到哪里去了,一无所知。
禁军其实还是当年五代军阀时的那个禁军,不过宋之前是他们自己收军费,现在国家养了一帮文官帮着收军费。以前想要钱了禁军自己提刀去找老百姓收,现在是提刀逼着文官政府去收,如果这叫文治,这种文治也只是用来装点门面而已。
性福男人 市长小妻未成年 王小波十年祭 他的小情妇 龙腾宇内 时光簿的时光纪 首富巨星 痴恋 十年二十年 今生舍你其谁 战魂神尊 大侠魂 上一个男友 越挠越痒 史上最弱女神 神州之旅 盛唐风流 养女 伐天记 小姐的同居人
我是空间的旅人,时间的行者我追逐真理,寻觅起源我行走诸天,求真万界我是传道者,亦是冒险家。另外,我真的很凶,超凶(看封面)!声明1本书尽量走合理认知世界的路线,有自己的观点设定,不喜勿扰!声明2本书中的内容并不真科学,并不全合理,因为没有实际基础,纯属作者菌的蘑菇想法,作者也写不出全无bug的小说。...
2o19云起华语文学征文大赛参赛作品胖喵儿死了,被一根鸡骨头卡死了!重生在了一个生了九个孙儿,盼孙女盼的眼睛都红了的阮家,瞬间成了阮家上下三代的团宠!胖喵儿笑眯眯,觉得这有奶奶宠,爸妈爱,哥哥护的小日子,真叫一个美滋滋哟。当然,如果没有某只躲在角落里,眼睛里放着绿光,死死盯着她的‘大灰狼’,那就更好了!某只‘大灰狼’冷笑一声上辈子没吃到,这辈子总要吃到的!胖喵儿へノ...
作为普通人的许易穿越到神学院的世界,表示压力山大!然而许易意外激活身体里的无限系统,得而穿越各种不同的幻想世界,影视,动漫,小说一切应有尽有。许易面色淡漠,仰视苍天,忽然开口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全都烟消云散。苍天mdzz,老子招你惹你啦!...
林易先是用Crossover在三分线弧顶晃开了防守人的重心,紧接着用山姆高德过掉了补防的阿里扎,哇靠!不看人传球,队友空了!不,队友选择高抛,漂亮的空中接力!等等,怎么有点奇怪呢?因为完成以上动作的是一位七尺大个。这是一段热血沸腾的篮球故事。书友群484028022,欢迎大家进群聊天!...
人无耻则无畏,人至贱则无敌!谁说盖世枭雄必需得霸气十足?谁说无耻贱圣踏不得七彩祥云?谁说此般少年不能争天命,演修罗,替天行道?(QQ书友群313310371)...
左手生,右手死,他是阎罗在世!美人在怀,佳人在抱,他是情圣重生!一个初入都市的江湖少年,凭借逆天医术,从此纵横都市,逍遥花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