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7部分(第1页)

去。

邓小平和刘伯承都诞生在天府之国的四川省,按照农历,虽然都是龙年生,但刘伯承大邓小平整整12岁。两个人的阅历、性格爱好不尽相同。刘伯承是“川中名将”,南昌起义参谋团的参谋长,中央军委、中国工农红军的总参谋长,足智多谋。邓小平则早年出国勤工俭学,回国后担任中央秘书长,参加了上海地下秘密工作,领导了百色起义。1937年,由原四方面军部队为主组成的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就是由刘伯承担任的。不久,邓小平也来到这个师担任政治委员。

十几年的战火考验中,两个人彼此确实是“相知甚深”。邓小平这样高度评价说:“伯承同志党性坚强,突出表现在考虑问题从党的全局出发,事事顾全大局,服从大局。为了党的整体利益,他总是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和局部的利益,总是主动挑起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兢兢业业,排除万难去圆满完成……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他始终保持着党性坚强的高贵品质。解放战争的第二年,中央决定晋冀鲁豫十万大军挺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这是一个无后方作战的十分艰难的战略任务。当时有的干部对执行这一任务有顾虑,伯承对他们说,这个行动可以把敌人吸引到我们身上来,减轻兄弟野战军的压力。釜底抽薪,焉能惧怕烫手,即使作出牺牲,也义无反顾。伯承这种态度,堪称执行党的决议和中央战略方针的典范。”其实,这段评价也恰好反映了邓小平的坚强党性和高贵品格。

邓小平曾这样称赞刘伯承:“他就为实现自己的信仰鞠躬尽瘁,万死不辞。从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中国共产党那一天起,从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从指挥作战到治学办校,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无论何时何地,客观环境有什么变化,他始终是把自己的一切贡献于、服从于党的需要,把自己融合于党的事业中,毫无个人荣辱得失的考虑,真正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其实,这段话也恰好反映了邓小平崇高的信仰和执著的精神。

我和伯承长期共事,相知甚深(2)

刘伯承是军事主管,但是他对邓小平主管的部队的政治工作也非常重视,两个人已不直接在一起共事的20多年以后,邓小平还回忆说:“伯承非常重视政治工作,不但对政治委员,而且对政治机关的工作人员都很尊重。他下部队,总要请政治机关派人一起去。不是为了替他写讲话稿,或者为他本人的活动写新闻报道,而是把他们看作政治机关的代表,遇事随时随地同他们商量:在作军事部署的时候,便于他们及时布置政治工作。当他要向部队传达中央指示或作政治动员时,往往把自己起草的讲话提纲送政治机关阅改。他这样做,不只是出于谦虚,更是出于把政治工作看成我军的生命线。他一贯关心干部战士的政治思想教育,关心政治工作建设。可以说,他是我军高级军事指挥员中重视和善于做政治工作的模范。”

刘邓并肩指挥着一二九师,直至她后来发展成为“刘邓大军”。

——两个人共同运筹帷幄。有的老同志回忆:1940年的一天,他亲眼目睹了一幅充满着融和、协调、高尚品质的画面:室内光线暗淡,刘师长和邓政委正并肩地站在一张钉在墙壁上的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大地图面前。邓政委正端着一支点燃的蜡烛,照着刘师长手指的地方,当刘师长的手指头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时,邓政委拿着蜡烛的手也就随着刘师长的手指头方向移动。刘师长一只眼睛失明,光线暗,地图上标志又小,邓政委就把那个地名念出来。他们还不时商量着部队移动的路线。当他们看完地图以后,开始同来者谈话。原来是敌人开始“扫荡”,刘、邓担心上次战役俘虏是否送往后方,得知已经送走,两个人才放下心来。

——两个在分别以后相互关切。1942年,为了扭转因日军疯狂“扫荡”带来的困难局面,刘、邓暂时分开指挥,刘伯承留在太行山,邓小平率一支部队去太岳区。两人分手后,刘伯承一直担心邓小平的安全,经常到作战科、机要科查问:邓政委是否过了白晋线敌占区。3月29日晚收到电报:邓小平今晚通过白晋线去太岳。因为当时敌人封锁很严,当夜,刘伯承一直未睡,坐在作战科向参谋问了多次。天快亮了,刘伯承到机要科来,恰好陈赓来电报,他站在译电员身边,译一个看一个字,不时还猜一个字,猜得很准。译电员还未译完抄好,他就知道邓小平已安全通过白晋线到达太岳区。这时他才回去睡觉。

——两个人在定下重大决策时相辅相成。1947年8月1日,刘、邓等首长在商定何时进军大别山,会议开得异常热烈,但大家都仔细地观察着刘、邓首长的一言一行。最后,刘伯承经与邓小平的简短交谈,然后郑重宣布:大军南进,必须立即出动,然后阐明了定下决心的依据和理由、进军部署。其间,邓小平不时点头,待刘伯承讲完后,他马上起来说:“刘司令员的意见和布置非常正确,我完全同意,我们下决心不要后退,直进大别山”。随后他又强调:所有的工作都要服从战略进攻任务的要求,进入新区作战要严守党的政策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还有,后来两人和陈毅定下淮海战役攻占宿县,第二阶段先打黄维兵团等重要决策,都是他们相辅相成的结果。

——两个人在紧急时刻共同决断。1947年8月进军大别山的途中,过汝河时,遇到了南进当中最险要的时刻。前有阻敌隔河相峙,后有追兵尾追不舍。刘伯承高声地号召指战员:我们要从敌人的阵地上打开一条血路冲过去?选邓小平随后大声说: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和牺牲,坚决打过去?选突破了汝河防线,暴涨的淮河又横在前面。邓小平提出:由他来阻击尾追之敌,李达指挥渡河,刘伯承先行渡河,指挥进入大别山的部队。刘伯承说:政治委员说了就是决定,立即执行。结果,抢渡淮河成功。

——两个人在困难面前抢挑重担。1947年12月,刘、邓率部队挺进大别山区,为了更好粉碎国民党军重兵的“清剿”,刘、邓决定分内外线配合作战,两个人也暂时分开率前后指挥所。显然留在大别山坚持内线斗争是一副重担,刘、邓两人为此有过争论,双方都坚持自己留下。最后,重担还是邓小平抢到了手。他对刘伯承说:我到底比你年轻,留在大别山指挥,你去淮西指挥全局。刘伯承则说:警卫团都给你留下,我只带一个排就行了。你在大别山行动频繁,我带电台在淮西给你提供敌情。没料到,刘伯承带少数警卫部队北上后,真的遇到了敌情。邓小平听到北面枪炮声非常担心,马上派出一支部队向北策应,直到后来接到平安的电报,他才完全放下心来。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我和伯承长期共事,相知甚深(3)

淮海战役过程中,邓小平又主动抢过值班的任务来,说自己年轻,多熬夜,待有重大事情时再大家一道商量。

——两个人都非常注意彼此尊重。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邓小平十分注意照顾刘伯承的身体。他时常告诉有关人员:刘司令员年长体弱,司令部要特别注意,有事多找我和参谋长。刘是我们的军事家,大事才找他。他自己总是在战役?穴斗?雪中力争多做一些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为了不打扰刘伯承休息,他让战士们把电话线拉得长长的,披着衣服到院子里去接电话。行军中吩咐给刘伯承预备担架。到驻地时告诉有关部门给刘伯承准备好一点的房子,自己住差一点的。刘伯承也十分尊重年小自己12岁的邓小平。他曾对部下说:邓政委是我们的好政委,文武双全,我们大家都要尊敬他,都要听政委的话。工作上只要是邓小平表过态,刘伯承一定说:按政委讲的办。同样,邓小平也一定会说:按刘师长讲的办。

——两个人在下达命令时是同一声音。翻阅13年来的刘、邓签发的电报,很少有刘、邓分开发出,往往是两个人其中的一个已经离开了,但电报署名仍是“刘邓”。抗战时期的几次分手,解放战争时期的几次分兵,都是这样,如果不通过别的材料来证明,人们还都以为刘、邓是在一起指挥。

——两个人都是推功揽过。刘伯承在战后总结经验教训时主动揽过。邓小平则把功劳记在战友的身上。如渡江战役时,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淮海战役时成立的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照旧行使指挥权。毛泽东当面亲自交代给邓小平:我把指挥权交给你。战役取得了胜利,邓小平到北京向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代表作报告时说:“刘伯承同志领导的第二野战军和陈毅同志领导的第三野战军,奉命渡江作战。……顺利地完成了渡江任务。”

——两个人在政治风浪中仗义执言、互相关心。1958年在那场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刘伯承受到了错误的批评,遭受到很不公正的待遇。这时邓小平说:“刘伯承同志工作积极认真,对组织是尊重的。他今年已66岁了,又有病,不要搞得太紧张。”在刘伯承遭受政治困难时,林彪别有用心地说刘伯承在二野没有起什么作用,是邓小平起主要作用。当时邓小平就讲:没有那样能够很好合作的司令员,我这个政委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此,林彪很不高兴。1980年秋天,邓小平曾代表党中央明确指出:1958年“那场反教条主义是错误的。”在他悼念刘伯承的文章中重申:“那是不公正的。”

在1966年邓小平第二次遭受政治磨难之时,刘伯承仍十分关心他。身体多病的刘伯承见到陈毅,一下子提出了很多问题,他关切地问:少奇、小平同志还好吗?芽尽管他力不从心,但是关切情谊令人感动。

刘、邓的亲密无间的战斗友谊连毛泽东也铭记在心,1947年下半年,毛泽东比较早地在电报中称呼刘、邓所部是“刘邓大军”,多次称赞刘、邓“部署完全正确”,“决心完全正确”。1972年,他在陈毅追悼会上讲邓小平是人民内部矛盾,半年多以后,他又指示说:邓小平协助刘伯承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的。

刘、邓十多年在一起,也并非一点争论也没有,邓小平讲:“我们偶然也有争论,但从来没有哪个固执己见,哪个意见比较对,就一致地做去。”他和刘伯承结合两个人的亲密相处来教育一些不注意团结的干部:某些同志对上下、对同级发生意气之争,遇事总以为自己对,人家不对,总想压倒别人,抬高自己,一味逞英雄,充“山大王”,结果弄出错误,害党误事。“假如这些同志一切从国家、人民和党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的荣誉地位出发,那怎么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芽”

1989年11月,邓小平在回顾二野战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二野的内部关系是非常团结、非常协调的。上下级之间,各纵队之间,甚至于更下层一点,关系都很协调。你们可能注意到,从战争一开始,每一次的具体作战,指挥的都是各纵队的头头,刘邓没有亲自到战场上指挥过一个战斗行动。……野战军的领导人相信自己的部下,下面也相信领导,这种互相团结、互相信任的关系从作战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这是个了不起的力量。二野所以能锻炼成这么样一个了不起的部队,主要靠这一条。”刘、邓的以身作则是关键。

我一直把他看成兄长(1)

我一直把他看成兄长,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也最长

邓小平的女儿曾经这样问父亲:在留法的人中间,你与哪个人的关系最为密切?他的回答语句不长,却概括了两个人关系的主要之点:还是周总理,我一直把他看成兄长,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也最长。

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公开看到过邓小平与周恩来单独往来的信件,但是,谁都不能否认,这两位中国现代史上巨人的兄弟情意和战斗友谊。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女儿这样概括了父亲与周伯伯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情谊。在法国的两年,在20年代到30年代初在上海做地下工作的年月,在江西中央苏区,在长征路上,在革命战争中,在建国后的党和国家最高机关中,直到周伯伯为党、为国、为人民鞠躬尽瘁,吐出最后一息,父亲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一直是周伯伯的得力助手和忠诚战友。在周伯伯病重时,父亲顶住压力,治国治军,替周伯伯分担重任;在周伯伯垂危时,父亲通宵达旦守候在周伯伯的病榻旁边;在周伯伯去世后,父亲忍住巨大的悲痛,代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为周伯伯致了悼词。

1。相识于异国他乡。邓小平与周恩来相识应当追溯到20年代,地点是在异国他乡的法国,两个人第一次会面的具体情节,后来他们都没有回忆过。但可以肯定,是革命斗争,使两个人走到一起。

有的老同志回忆:1923年夏天,在法国巴黎召开了旅欧共青团第二次代表大会改选领导,会上产生了书记局,由周恩来任书记,李富春任宣传,尹宽任组织,傅钟、邓小平也是负责人,会上决定改《少年》为《赤光》,但实际上到1924年2月才实现改版。

《少年》杂志创办于1922年8月,周恩来负责编辑、发行和主要撰稿。周恩来等经常在上面发表文章,阐述共产党的性质和作用,解释马列主义基本原则。共出版了13期。邓小平和李大章刻蜡板。据说,“油印博士”这一称呼,就是周恩来给邓小平起的。《少年》改为《赤光》后,邓小平也化名发表些文章。当时,这个刊物编辑部设在巴黎意大利广场旁边。对此,邓小平念念不忘,50年后,他在途经巴黎时还去这个地方看了看,可惜,时过境迁,已面目全非,可以说,从1923年开始,邓小平已直接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工作了。1926年,周恩来回国前,同志们和他合影留念,邓小平也参加了,这也是两人早期革命活动的见证之一。

2。并肩战斗在龙潭虎穴。邓小平和周恩来的再度工作在一起,是在1927年年底,地点是上海。当时,中共中央机关已迁到上海,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央秘书长。不久,周恩来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组织局主任,担负处理日常工作的重要责任。邓小平则直接协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处理中央日常工作。除列席和参加中央各种会议外,邓小平负责文件、电报、交通、中央经费、各种会议安排等项工作。

据有的老同志回忆:上海同孚路柏德里700号有一处两楼两厅的房子,实际上是处理当时中央机关日常工作的地方,被称为办公厅。周恩来和邓小平每天都在这里,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同志,都来这里请示工作。属于机关事务性的问题和技术性的问题,邓小平作为中央秘书长进行处理解决。中央各部门、各地区来请示的问题,如要人、要经费、汇报工作和请示中央的问题,周恩来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就提交到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讨论。他们两个人都很忙,有时还需要等候。一个时期,周恩来经常来找李维汉谈问题,每次都带着邓小平。

邓小平的第一次婚姻,周恩来是很清楚的。1928年刚过年不久,邓小平和张锡瑗结婚,同志们为他俩办了酒席,周恩来、邓颖超等同志参加了。婚后,大半年的时间里,两对夫妇同住在公共租界的一幢楼房里。周恩来夫妇住楼上,邓小平夫妇住楼下。他们经常听到楼下的邓?

逝剑随笔客  宠爱狮子女人  冰山皇爵  纯禽军少宠妻上天  军统内幕  我家妖孽  异界之水货金手指  花都酒剑仙  乌龙山修行笔记  飞刀,又见飞刀  妾娶三君 常清  重启神话  穿越奴婢小宠妃:邪王少主欺负妞  修真皇朝  活死神  鬼吹灯  隋唐幻化缘  墨雨仙尘  天降萌宝求抱抱  日落松间炊烟袅  

热门小说推荐
狂龙战狼

狂龙战狼

曾经的战狼吴易回国接到秘密任务保护冰山女总裁,不可思议的发现对方却成为了自己的未婚妻,踏入都市的巅峰特种兵被卷进莫名的阴谋中,为保护心中的女神,蛰...

开天录

开天录

生存,很容易。生活,很艰难。我族,要的不是卑下的生存,而是昂首高傲的生活。我族,誓不为奴!...

我有十个天赋位

我有十个天赋位

在这个奇妙的世界,天地万灵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在其他人只有一个本命天赋的情况下,李初却可以将他人的天赋化为己用,同时可以将丹药阵法法宝阵法统统化作自己的天赋,更可怕的是他还可以随意的组合融合出新的天赋!灵魂双生+血肉分身=身外化身千里眼+顺风耳=天视地听伪装+变化=多重假面身外化身+多重假面+真名蒙蔽+天意难测=通天苟道???翩翩少年大声的立下誓言若不证仙,绝不下山!...

通天武尊

通天武尊

(火爆新书)一代至尊炼丹天才杨辰,因为不能修炼武道,遭到自己最亲近的女人背叛杀害,转世重生于一个被人欺凌的废材少年身上。从此,开始了一段震惊万界的妖孽人生。最强最精纯的丹药,培养天才?这个世上没谁比杨辰更了解什么是天才。前世不能修炼武道,这一世他要做的是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通天武尊!欺辱我者,背叛我者,杀无赦!...

有眼无敌

有眼无敌

秦胜的右眼因为触电变异了!变异主方向是看见过去。这让他透过时光,看到了数之不尽的大小秘密。毫无头绪,没人能破的离奇命案真相如同电影小说里那般,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掩埋在地底下,不知多少岁月的绝代宝藏在阳光下翩翩起舞,形态万千的狰狞恐怖怪物甚至看到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把另一个世界的大门给打开!历史疑云古老传说史前文明神话起源所有的过去秘密,全都在他右眼视野内,清晰重现!(本书又名一颗原子弹引的两个世界差点毁灭惨案,新人新书,求推荐收藏!)...

龙入红尘

龙入红尘

本书一开始就已经YY到极限主人公不需要创业只需要他去体验生活爱情友情...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