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部分(第1页)

气。因为他的习气没有变,所以转胎一来,功名、富贵、美人、香车,什么都要,这是这个罗汉自己剩余的习气,维摩经上叫做结习未除。

有些学道学佛的朋友说:老师,你叫我来打坐,学佛,我是很高兴,就是有一个东西丢不下。我说:那你就两打吧!打打牌,打打坐,都可以方便。因为他这个结习未除,也就叫做有多余涅盘。其实我们在座有很多打坐的同学,都入了这个涅盘了,到这里来,法师把木鱼一敲,打坐好好的,念头满空;等到两个鞋子下了楼,赶快找地方去打牌啊,喝酒啊,就是有多余涅盘。

佛的涅盘

有余依涅盘是罗汉境界,不彻底;无余依涅盘是佛境界,是非常彻底的。佛说学佛的人第一个发愿使一切众生都成佛,都能够达到“我”的成就一样,“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所以,学佛第一要发愿,大乘佛法如果没有这个愿力,学佛是不会成就的。如果觉得自己很痛苦,又烦恼,没有大乘的愿力,那不是佛法真正的精神;因为这是消极的,逃避的,连罗汉境界都谈不上。佛的愿力,学佛不是为自己,是为一切众生。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

他说,学佛要这样大的愿力,要度尽一切众生,使他们解脱痛苦与烦恼。痛苦与烦恼是很难解脱的,佛也只告诉我们解脱烦恼与痛苦的方法。解脱是靠自己,不是靠他力。佛不过把他成就的方法告诉我们,你要自己修持才行。

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这是佛的愿力和胸襟,学佛先要学这个胸襟,就是说虽帮助了千千万万人,心中没有一念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佛的境界谦退到极点,他要度尽了一切的众生,而心胸中没有丝毫教化人、度人之念。所以,佛同其它宗教解释的教主是不同的,佛没有权威性,非常平凡,很平实,只说你的成就是你的努力。

“何以故”?什么理由要如此呢?这是他加重语气。

四相和我的观念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他说,须菩提啊,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如果说故意把它忘掉,那就“即非菩萨”,因为你还有个故意。天地生万物,天地不占有,不自私。所以我常常说,道乃天下之公道,不属于谁的,告诉你,你拿去吧!

话又说回来了,既然佛都告诉你了,为什么你不能到达佛的境界呢?

金刚经中说到四相,相这个字,就是现象,文字上是现象,依照人的思想心理来说就是观念。我们人有一种观念,就是有人相,总是有你、我的观念。我相就是我,人相就是众生相,就是现在学术名称所谓社会人类,在佛学的范围都属于人相,众生相。我相又分两种,一种是人生命的个体,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每个人是不同的个体。一种是属于精神上的,一个学问好的,或者是地位高的,年龄大的,常看他人都是小孩子,幼稚。我现在也常常犯这个毛病,会说你们年轻人懂什么?这是我相,因为觉得“我”嘛!倚老卖老。

不错,倚老卖老是我相,但是许多年轻人倚小卖小,那也是我相。更有许多小姐们倚女卖女的,也是我相。许多男孩子也是倚男卖男的:我是小孩,老师请原谅!我说,不要倚小卖小,倚男卖男了。这些都是主观成见,就是精神观念上有个我。所以文章是自己的好,这是我相。本来文章写完了就完了,别人改一下文章,那要命啊!心里受不了……这都是因为心里上的我相,也叫做法我见,这个法就是精神的我见。

至于众生相,是社会一些人类的范围,前排的人同后排的人,只要一坐下来,人相我相就起来了。感觉前排的人很讨厌,头太高了,坐在我矮子的前面,使我看不见。人相我相一来,众生相就来了,唉!这个环境布置得不大好,管事的人不大对,接著寿者相来了,唉呀!空气不好,有传染病,要短命。

这个四相是依根的,先由眼根而来,人的烦恼都因这四相而起。鸠摩罗什把它归纳起来叫做四相,玄奘法师的翻译,还加三个,成为七相。鸠摩罗什把后面三个统统归入寿者相。寿者相很严重,我们人都喜欢活得长,你几岁呀?五十八。嘿,我六十了,你比我小两岁。你几岁啊?八十二,你比我大几岁……这都是寿者相!要“我”活得长,要“我”健康长寿。每个人来学打坐,乃至在座来学禅的,十个有九个半,甚至十个有五双,都是以寿者相的观念来学打坐的。那么,这与佛法的金刚经就大有出入了!要注意,要去了这四相,完全离开了这四相,才可说是学佛的真正境界。本经的原文,佛说这四相,用现在的话来讲,这四相是人类众生共通的、牢不可破的、顽固的主观观念。要把这个观念破除掉,学佛就差不多了。

现在佛告诉须菩提,一个学佛的人,先要把心胸愿力放在前头,能够为众生发愿,不为自己,而是为大家去努力。因为要度众生,但又没有度众生的本事,所以要去努力。佛又说,你完成学佛的这个愿望,度完了众生,自己并没有觉得度了什么众生。

三轮体空布施

这一段,佛学有一个名称,叫做“三轮体空”。轮者不是车子的轮子。轮是形容词,指三个部分,就是施者,受者,施事,这就是讲布施的重要。金刚经现在开始讲般若了,般若的第一个眷属,就是布施。刚才这一段已经开始要讲布施,先说明三轮体空的道理。

布施有三种,第一种财施是外物的,像金钱财物等布施,这叫外布施。第二种法施是精神的,如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发,教育家精神生命的奉献等,都是精神的布施,这种属于内布施。第三种是无畏布施,如救苦救难等。不管是那一种布施,施者应该抱持无施的心态,用一种希望他人能够得到益处的心情来贡献,那就是宗教家的精神了。必须要做到施者无此念,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受者也空,施事也空。看到人家可怜应该同情,但是同情就是同情,布施了就没有事了,忘记了谁接受我的布施。做完了以后,“事如春梦了无痕”,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

所以佛在这个世界上,以师道当人天的师表,教化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度完了,他老人家说:再见,不来了。只是吩咐四个弟子暂时不要死,要“留形住世”,活著等弥勒菩萨下来。佛的这个精神就是三轮体空的布施。

快乐痛苦皆无住

这里著重的是刚才提到的法布施,因为须菩提问到怎么使心、忘想烦恼降伏下去!怎么样使自己的心宁静,能够永远安详停留的保持住。佛先答覆他:就是这样。因为须菩提不懂,所以佛接著在下章就说了一段理由,说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方法,也包括精神的生命,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任何事情一做便休,无所住。应该无所住行于布施,这个叫修行。你心理的行为随时做到无所住,一切都布施,都丢开了,这是我们普通的话,都丢掉了。禅宗经常用一句话,放下,就是丢掉了。做了好事马上须要丢掉,这是菩萨道;相反的,有痛苦的事情,也是要丢掉。有些人说,好事我可以丢掉,就是痛苦丢不掉啊!

实际上,好事跟痛苦是一体的两面而已,一个是手背,一个是手心。假使说,好事他能够真丢掉开的话,痛苦来一样可以丢开,所以痛苦也是一个很好的测验。如果一个人碰到烦恼,痛苦,逆境的时侯丢不开,说他碰到好事能丢得开,那是不可能的。

儒家经常告诫人,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发了财,有了地位,有了年龄,或者有了学问,自然气势就很高,得意就忘形了;所以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难。但是以我的经验还发现另一面,有许多人是失意忘形;这种人可以在功名富贵的时侯,修养蛮好,一到了没得功名富贵玩的时侯,就都完了,都变了;自己觉得自己都矮了,都小了,变成失意忘形。

人的一生命运是改变不了的  呼啸山庄  赢在执行  从炼丹术开始肝熟练度  量子物理史话  李连杰传  国术!我的武功有强化面板  无限之最终恶魔  内向者优势  枕边的男人 单行本  全球尸变  锦衣当国  潜龙下山  皇叔在上,本妃不二嫁  东汉霸王传  女人十日谈  任我评说  说岳全传  可怕的温州人  金瓶梅传奇  

热门小说推荐
校花的透视保镖

校花的透视保镖

一代兵王从万丈悬崖下爬了上来,并且还得到了透视技能。一场意外,他成为了校花的贴身保镖,一边泡校花追老师,还要一边应付刁蛮总裁性感女杀手等美女的骚扰。没钱了就去古玩街扫荡一番,无聊了就调教调教这群美女,潇洒无...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漫威里的德鲁伊

漫威里的德鲁伊

暗黑2召唤系德鲁伊上身,穿越成为漫威世界一个普通的社区学校的校长阿尔文凝视着乔治局长的眼睛,用冰冷的声音说道我要把那些利用我的学生去干坏事的人渣从他们的老巢里挖出来。我要把他们的心掏出来看看,让他们付出终生难忘的代价。我要让他们知道!这里是我的学校!这里是我的地盘!...

我不想逆天啊

我不想逆天啊

我林凡成为富家子弟,必须得享受。修炼?不现实的事情。最多加加点。阅读此书可能带来不适,此书已经注满乳白的正能量。...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爆宠八零:重生娇娇女

爆宠八零:重生娇娇女

2o19云起华语文学征文大赛参赛作品胖喵儿死了,被一根鸡骨头卡死了!重生在了一个生了九个孙儿,盼孙女盼的眼睛都红了的阮家,瞬间成了阮家上下三代的团宠!胖喵儿笑眯眯,觉得这有奶奶宠,爸妈爱,哥哥护的小日子,真叫一个美滋滋哟。当然,如果没有某只躲在角落里,眼睛里放着绿光,死死盯着她的‘大灰狼’,那就更好了!某只‘大灰狼’冷笑一声上辈子没吃到,这辈子总要吃到的!胖喵儿へノ...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