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部分(第1页)

立一个新政府,尽快筹组政党,迅即召开国会,建立责任政府,立行宪政,“激进论”又迅速抬头。

这时,徐佛苏在京主持成立了请愿同志会,并于5月组织各省代表进行请愿,商会、教育会、华侨等社会团体成员也都纷纷加入,形成了一股请愿旋风,一个接一个的上书飞向摄政王载沣,载沣左右为难,谘议局及政府所设机关,不能镇压又不能让步,况且如今“主少国疑,民穷财尽,外患逼近,饥谨四告,”革命党又前赴后继,如燎原之火,国势危难在即,似乎惟有召开国会,无有他法。但是在顽固势力的干扰下,载沣没能一揽大局,于6月27日发布上谕:财政困难,国家时局混乱,民众自治能力低下,尚无条件提前召开国会,仍以九年为期筹备,不准再请愿干扰中央行事。

第二次请愿运动失败后,各省代表仍为之不懈,决议扩大请愿运动规模,决定第三次请愿。这时北京同志会各省分会陆续建立,并且发动了国民及工农商各界人士签名尚书运动,请愿运动生机勃勃。《国风报》同时刊登了梁启超的《为国会限期问题警告国人》一文,激发民众爱国热情,督促各省议员利用合法身份进行斗争,配合各方运动。

8月,徐佛苏主持的国会请愿同志会机关刊物《国民公报》在北京出版。此后,《国风报》与《国民公报》南北谣向呼应,共同推动了第三次请愿运动的迅猛到来。

《国民公报》发刊后,利用排满“革命暗潮”,沉重诋毁清廷并且鼓吹立宪,成为各省议员与请愿国会团体的会场,可谓“团体之坚,民气舆论之发扬,足以揭破清廷之昏庸,引导民众革命之激潮。”而此时梁启超感于清廷的昏庸顽固,思想更趋激进,革命之念渐渐流露直至浓厚,陆续在《国风报》上发表急进言论,推动着请愿运动形势的发展。

10月3日,依照《钦定宪法大纲》的规定,清廷主持成立咨政院,大量立宪派人士的存在,使得咨政院成为立宪派的政治基地,立宪派则作为一支合法的独立的政治势力,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以梁启超的《咨政院章程质疑》、《论咨政院之天职》、《评咨政院》等文章指导运动,公开站立在清廷的对立面,与清政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成为国会请愿运动的主力军。

清廷面对轰轰烈烈的国会请愿运动热潮,手足无措,惶恐不安。11月4日,应咨政院、谘议局和各省督抚之请,谕令“着手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定,提前颁布试办。”请愿运动得到初步胜利。

清廷的妥协让大多数立宪派人士欣喜不已,他们张灯结彩,组织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欢庆请愿运动取得重大胜利。但以梁启超为首的激进派认为上谕中没有立即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的内容,清廷又勒令请愿代表迅速离京,不得滋扰生事,引起了徐佛苏、孙洪伊等激进分子的强烈抗议。随后梁启超发表《读十月初三日上谕感言》,指责清廷敷衍民意,以宣统八年、宣统五年等相搪塞,坚持以即开国会为唯一目的,警告当权者“若仍坚此不变,世界上决无复以‘宣统五年’四字连属成一名词者”, 对清廷的绝望和愤怒化成无尽的仇恨,言论渐趋革命。此时革命起义如燎原之火,渐有欲燃之势,而梁启超的激进言论促使一大批立宪派会员逐渐倾向于革命。再次引起了康有为的反对,康有为愤责梁启超是“一人叛变,全党皆动”的罪魁祸首, 两人的沟壑越来越来深,水火不相容。

1910年8月,日本吞并朝鲜后,野心勃勃,东北人民深感危机,奉天的立宪派首领商讨后,决定领导青年学生罢课请愿,天津、直隶等地学生纷纷响应,罢课、游行,“断指血书”、“刺骨血书”纷飞,要求救亡图存,速开国会,一股罢课###汹涌澎湃,掀起了第四次请愿高潮。清政府惊恐万分,采取残酷手段血腥镇压,激起了人民对清廷的愤怒,国内形势更加混乱,政坛错综复杂,顿时风云突变。

在立宪运动如火如荼的同时,国内又兴起了“保路运动”,两者相互呼应,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1911年,由于清政府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家所有并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这一卖国行径遭到了鄂、湘、川、粤等省人民的严厉抵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立宪派把立宪主张灌输于保路运动中,以资议局为阵地,宣传爱国民主法制思想,使得保路运动成为立宪运动的发展。

梁启超自杨度口中得到消息后,迅速作文发表于《时报》,及时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引起了国人的警惕。随后,他陆续发表《为川汉铁路事警告全蜀父老》、《收回干线铁路问题》、《论政府违法借债之罪》等文章,用舆论推动运动的发展。在文中,他批露了帝国主义以铁路侵略、经济侵略来灭亡中国的“新阴谋”,号召国民向政府争取应得的权利、利益,捍卫民族独立。同时,梁启超顺应国内形势的发展的需要,强调法律程序与人民的权利,指出资政院应起到国会的作用决定法律,政府无视资政院的存在,严重侵犯了人民的权利,是无视法律的行为,必将遭受国民的强烈抗议与坚决斗争。

保路运动声势蓬勃,与轰轰烈烈的立宪请愿运动一起,掀起了一阵政治狂潮,对清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然而由于清政府的愚昧顽固,不顾历史的进步与发展,最终只能成为历史上的一串泡沫,在武昌起义的枪声中魂飞魄散。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宫廷政变计划

立宪运动展开后,社会各阶层逐渐强化了法制观念和权利意念,民智大开,这一切让梁启超欣慰不已,由于运动形式的发展,国会请愿同志会决定解散。组织帝国宪政会作为将来“政党之预备”。梁启超建议并指挥了其组织政党事宜。

国内的形势越来越有生气,可是国外形势却不尽人意,康有为等一批书生经商遭受种种打击。内部同志裂痕渐大导致了心存芥蒂,所有事业无一不运行艰难。更由于国内运动消耗其大,经济状况顿时窘迫不已,事业遭受毁灭性破坏。

1911年3月,台湾爱国青年林献堂热情邀请梁启超访台,梁启超经过一番熟虑后决定前往台湾考察“宪政”,并为立宪事业筹集善款,24日,梁启超偕同汤觉顿,女儿梁思顺乘日本轮船“笠岛丸”离开了横滨,25日舟泊马关,27日顺渑台界而南,28日抵台湾鸡笼山(即今基隆)。一路上梁启超伤愁悲哀,海鸥掠过天空,留下一丝愁绪,海涛拍岸,往事却不敢回首。回想台湾举人涕泣请命,似乎听到了台湾父老在日本铁蹄下的挣扎呻吟;在船上听到林献堂的问候,恍惚间闻到了台湾人民渴盼亲人的呼唤。

“再入鸡笼,警吏来盘诘,几为所窘”,梁启超初登基隆,便品尝到殖民地苛政下的滋味。游台北、台中、台南等地,梁启超目睹了台湾人民“身无完裙居无屋”“饿殍阗路歧”辛酸悲痛涌上心头,满腹悲愤,自然流露,汇聚成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句;“破碎山河谁料得,艰难兄弟自相亲”,“最是夕阳无限好,残红苍莽接中原”,将台湾人民与祖国紧密相连,血肉相融。台湾美景罪人,却处处流露悲痛与思念,“绵绵列蚰烟如织,暖暖平畴翠玉流,好似扶助千步蹬,依稀风景似扬州。”字里行间无处不是血,无处不是泪。

所到之处,日本特务无处不在,严密监视,让梁启超行动颇为不便,言论受到抑制。与这些特务相比,台湾父老却情深似海,热情如火,梁启超的爱国情丝不时受到触动,感情自然流露,竟使日警也潸然泪下,令人动容。

游历一月,梁启超的感情无时不处于奔放,情感四溢。国内形势的突变,使得梁启超不得不满怀惆怅告别了返回日本。

“赞歧丸”航行在中国海域,梁启超凭舷眺望,祖国近在咫尺,自己“南飞鸟鹊怨无枝”,巨浪澎湃,哀伤、怨恨袭上心头,回程着受伤愁悲哀的诗句:

秦时明月之雪问  绝世灵院异学 金鱼草  主角攻受又为他打起来了[快穿]  变成丧尸后和前妻重逢了  绝世龙帅  O攻A受,yyds!  逼疯了言情文男主  至高皇族  嫁入邪门的男O  伯庸小知县  豹豹我呀,超会讨生活的呢  天神的爱意  我这种攻就喜欢吃反派软饭  穿成惊恐世界万人嫌[无限]  反派拿稳花瓶剧本  掰弯前男友的直男竹马后  凤七邪 (现名为异世逆凤:邪女傲天 )  小漂亮怎么变胖了  易感朗姆[ABO]  林蕴星  

热门小说推荐
都市寻艳录

都市寻艳录

身世坎坷历经沧桑人间情意究竟为何物?妈妈是什么?奶奶是什么?姑姑婶婶又是什么?也许,都是女人罢了。你们给了我们生活的必须,但是她们没有给我们家庭的温暖,因此从理智上我们应该感激你们的,可是感情上很多时候是会出现偏差的。我喜欢熟女喜欢年龄稍大的女人当然是女人我都会喜欢当然是那种好女人...

艳魂咒飘零的风

艳魂咒飘零的风

一个失业失恋的落魄男子,遇上一个奇怪的老人,加上一个奇怪的项链之后,金钱,美女,似乎全都是从天而降,而事情却又没有这么简单,这一切,需要有魂灵去修炼!...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娇宠小兽妃:冷血暴君,你好坏!

娇宠小兽妃:冷血暴君,你好坏!

新婚夜惨死丈夫和断袖胞弟之手,夜灵兮自爆却被卷入异时空,悲催的变成了一只小白兔,落于传说中冷血残暴的暴君之手,还弄脏了这个洁癖狂的衣服。清蒸油煎红烧火烤?你想怎么死?南宫少霆拎着小白兔的耳朵冷笑。夜灵兮果断放弃节操,上前就是一个么么哒,卖萌打滚求放过,主人我错了,饶了我吧!放过你也可以,以后就给本王暖床吧。南宫少霆一脸大慈悲。夜灵兮大喜,这个容易!却没想到,她化形前他不近女色,她化形后,他夜夜如狼似虎要不停!呜说好的只是暖床呢?乖,很快就好了。...

我的校花未婚妻

我的校花未婚妻

当被清纯校花火辣女杀手御姐总裁绝美女老师争相纠缠!贺轩很烦恼帅,是一种病!我是校花的未婚夫,天下美女的未婚夫!传奇杀手龙潜花都,却不想惹上一身风流情债!...

绝品豪婿

绝品豪婿

入赘三年,我不上班,不做事,只会要钱,别人骂我是不知羞耻的废物,吃软饭的孬种,而我,只为等她说一句我爱你,我便拥有了整个世界。(新书期每天两更,喜欢的点个收藏,对剧情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可以留言,谢谢各位大佬的支持。)...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