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3部分(第1页)

看来是浅显的道理,却要经过漫长的路程,尝尽千般苦楚,才为人渐渐认识和接受。

海外报道的中国工资状况(2)

所谓的“基本工资”,通常职工也叫它“死工钱”,这部分的金额不再扩大,有的企业还作出工人的产质量达不到规定指标也要在这部分工资中扣除部分,以纠正人们长期形成的把它当作“旱涝保收对象”,制约并缩小“固定工资”及其作用。

顾名思义,“奖金”应当是奖励工作好的职工,但在“文革”时期却是人手一份,赛过固定工资,不起奖励作用。80年代后半期,“奖金”才逐步名副其实。

例如,上海某电讯行是一家经营电视机、收录机及零配件等的国营小型企业,又卖又修。过去由于分配上的“大锅饭”,不管工作好与差、平均主义发放奖金。以至于技术员积极性低、修件交货期长、顾客意见多、企业经济效益差。入不敷出,只好靠发放“加班费”和巧立名目减少上缴利润,来维持企业。

1986年5月,这个单位对修理部门实行了“全额提成工资制”改革,把修理人员与站柜台搞零件卖出的营业员分开,搞“一店两制”分配。对修理部11名技术员按劳务收入金额分配(类似计件工资制),按照纯修理收入对半分成。修理工费收入就直线上升,每月人均达人民币376元,比原先提高近两倍;零售部8名营业员的业务也上升78 % ,归企业所得利润上升20 % ;在分配上拉开了差距。修理人员奖金每月人均可得111元,上升一倍多;其中最高达137元,最低也得81元。零售部营业员人均得53元,比原先增加37 % ;营业员、技术员实行“分灶吃饭”以后,带来了蓬勃生机。服务态度从冷变热。从一个干活“磨洋工”、亏损要打烊的单位,抓了分配上的改革,竟有“起死回生”之成效。可见抓分配制度、抓工资改革是抓住了要害。

可是,不直接加生产操作的企业行政人员,他们从事的往往是只能计时、难以计件的业务。怎样按日按月考核估算成绩呢?他们的奖金至今还是“平均奖”。

对于物价高涨的不满情绪

工资有所提高,但另一个社会矛盾——涨价问题又突出了。

20世纪80年代后期,呈现了数十年未有的物价上涨势头,困扰着政府和企业,困扰着整个经济建设。一位大学毕业已3年,每月工资70元的年轻人,26岁不敢谈恋爱,说是没钱谈不起,有了女朋友也不敢带上街,怕到吃饭时间不好办。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学教师,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到校外去兼课,搞“生产自救”。

一大批企业因原材料涨价而叫苦不迭,反过来又叫喊他们的产品应该涨价。

从前在“指令计划经济”或称“产品经济”之下,基本物价都是由政府及有关部门指定、凭票供应的,如火柴2分钱一盒,大饼3分钱一个,近30年固定不变。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9年以来,物价也连续上涨了9年,老百姓皱眉头了。人人拥护“改革、开放”,但不赞成物价老是上涨。虽不是样样东西成倍地涨,也已是收入赶不上涨价,家家户户对此感到头疼。

职工的工资虽在改革中,牵涉面太大、进度迟缓,不适应“商品经济”机器已经开动的现状。当时不能在工资的问题上按照“生活指数”如实计算而及时调整办法,使人们总感到物价涨了而工资没有涨。

据一项抽样统计资料表明,1986年因涨价而收入下降的城镇居民户占15,因物价上涨而入不敷出的城镇居民占到15 % 左右。

物价高涨的实际感受

当时发布的经济公报说:1985年中国零售物价水平仅比1984年上升,1986年仅上升6 %,而1987年上半年仅比去年同期上升;同时,又宣布职工平均工资1984…85年增长,1986年增长16 %,因此宣布“职工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显然,这些统计数字跟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相反。民意测验普遍认为:

“1985…86年物价上涨比工资增长快得多。”

“工资提高的速度赶不上物价飞涨的速度。”

于是,老百姓禁不住要质问:“国家宣布的物价指数是否反映实际情况?统计数了是否偏低?为什么与老百姓的实际感受有很大差距?”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不满情绪,溢于言表。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物价高涨的原因

1987年8月中旬,某某发言人(袁木)约见中央各新闻单位记者,就物价问题发表谈话。袁木首先反复强调指出:“总的看来,当前的经济形势是好的”。

记者们马上反问:“为什么在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近几个月物价上涨又这么快?”

袁木解释说:“虽然国家供应的粮食并未涨价,但集市贸易粮价上涨较多。……在去年集市粮价上涨的带动下,同粮价有紧密比价关系的蔬菜和肉禽蛋价格不能不受到影响。……至于工业消费品涨价,主要是受原材料价格的影响。今年,国内原材料议价比重提高……”

这实际上就是承认: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改革开放的社会要求,国家计划指令体系和自由市场体系并存、“官价”和“议价”双轨冲突而必然造成物价上涨。

我可以作出如下两方面的分析——

第一方面,所谓“国家供应的粮食等并未涨价”,指的是凭票证(粮票、油票、布票、其他各种购货券)按照城镇户籍制度凭户口簿计划供应的一部分基本必需品,在国家指定粮店、副食店中勉强维持多年“固定”的价格。但仅仅依靠这些计划供应的限量物资,是根本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要求的。因此大批大批的老百姓不得不纷纷到“农贸集市”也就是“自由市场”去以高价采购粮食、蔬菜和肉禽蛋等等。根据“供求关系”的市场价格原则,必然造成农产品物价大幅度上升,冲破多年“固定”的价格而高涨。

第二方面,多年停滞、落后的工业必须发展,而在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下,原料供应非常紧张;国家计划指令体系强制束缚在马车辕中的“官价”,和自由市场体系的控制不住的野马般的“议价”,相互竞争,必然造成紧缺的原材料和工业消费品大幅度涨价。

无法掩盖1985—1987年物价上涨

某些部门特别注意“物价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在报刊上发表大量文章,而且在1987年10月编印了《物价改革与人民生活》的宣传手册。值得注意的是,手册中刊有“价格改革成果图表”,到正式发行时把“成果”两个字盖没,贴上“有关”字样,把“成果图表”改成“有关图表”。

连编者也觉得“成果”的宣传缺乏说服力了。

这本宣传手册,对于1985—1987年物价上涨的情况,举出3个原因来解释,公布的数字为什么与老百姓的感受不符:

(一)公布的数字是全国所有城市和乡村的总平均数,而不是一个特定地区(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等)的局部数字。

手册承认,按照国家统计局得到的真实数据:在1985年北京市的物价指数上升,而上海市的物价指数上升,“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城市物价上涨幅度高于农村。因此,在城市生活的人必然觉得物价上涨对他的影响不只是全国平均的6 %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生活的人,感觉到的差距就会更大一些”。物价局的文章对比了世界各国的情况说:“许多西方国家在计算全国物价总指数时,只选择一些大城市,……就这一点说,我国的物价指数比西方国家还要更全面一些。”(引自《物价指数是否反映实际,为什么与人们的感受不一致?》,载《物价改革与人民生活》第50…53页)

恩爱夫夫重生高中  今夜恶魔降临  闪婚对象他不对劲  旗门之风生水起  某某宗弟子修仙日常  那颗蓝色星球  又又又穿书后真少爷摆烂了  玄武裂天  Cos鬼王的我捡到七岁中也  清宫烟云录  秘密关系  在北宋当陪房  抗日之雷霆战将  [综武侠]绑定万人迷系统后  我那柔弱不能自理的竹马  小团宠他脸盲啊  娃综结束病美人就离婚  真少爷他就不回豪门  重生后和死对头结婚了  我在毛绒兽世当典狱长  

热门小说推荐
非凡人生(娇艳人生)

非凡人生(娇艳人生)

非凡人生凌轩是这个都市的主角,他身上发生的一切,应该是男人们都渴望得到的。他的经历,就是一个个娇艳美女组合而成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非凡人生绝非一般的人生故事,娇艳人生,不走寻常路。非凡人生延续面包作品的一贯风格,更清新,更自然,更现代!总结只有一句YY,只有YY,男人的YY,最尽情的YY!...

绝品豪婿

绝品豪婿

入赘三年,我不上班,不做事,只会要钱,别人骂我是不知羞耻的废物,吃软饭的孬种,而我,只为等她说一句我爱你,我便拥有了整个世界。(新书期每天两更,喜欢的点个收藏,对剧情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可以留言,谢谢各位大佬的支持。)...

猎艳江湖

猎艳江湖

一段不平凡的复仇之路,一段风流的复仇之路,一个少年得到一种意外的传承,而走上了不平凡的风流路,最后,他会怎样呢?请看本书给你一一讲述。想看刺激的点击!!本书既是H文,又是以一部好看的武侠小说,敬请阅读与收藏!本人的上一本书洪荒少年猎艳录也请大家多多支持。...

功夫皇帝逍遥游(功夫皇帝艳福星)

功夫皇帝逍遥游(功夫皇帝艳福星)

一个落魄的大学生阴差阳错地灵魂穿越到了古代,稀里糊涂地做了皇子,又发动政变赶走太子当上了皇帝,从此便过上了锦衣玉食声色犬马的生活。但他却不满足,他要做一个全能型的功夫皇帝因此,他拜武林宗师学习武功,又向江湖术士讨取御女秘方,美艳绝伦的妃子欲望强烈的宫女温婉恬静的皇后妖艳迷人的异族美女野性十足的江湖侠女,各种类型的美女纷纷被他男人的功夫征服金钱权利和美女一个都不能少!想爽的,还等什么呢?本书保证精彩,敬请放心收藏,推荐!...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我不想逆天啊

我不想逆天啊

我林凡成为富家子弟,必须得享受。修炼?不现实的事情。最多加加点。阅读此书可能带来不适,此书已经注满乳白的正能量。...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