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部分(第1页)

,将建成、元吉比作管叔、蔡叔。

经过房玄龄篡改的史书有一大特点,就是除了骂建成、元吉不是东西该死之外,还刻意要把李世民描绘成建国第一功臣,甚至不惜扭曲事实,贬低唐高祖李渊,这些史书说太原起兵的倡导者是李世民,战功第一是李世民,李渊是被动参与的,至于建成和元吉,那纯属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的废物点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告诉全天下——这江山本就是李世民打下的,他坐皇位理所当然。

贞观十七年(643)二月,图画凌烟阁。现在大家对太子之争议论纷纷,所有人都会联想起十八年前的那一幕,所以唐太宗才要通过大肆宣传“建国功臣”的方式再次标榜自己的正统性。

稍微一分析就知道了,他所确立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与其说是建国功臣,不如说是玄武门事变功臣,这里面,直接参与玄武门事变者有十二人,包括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段志玄、屈突通、长孙顺德、侯君集、张公谨、程咬金、秦叔宝。在玄武门事变前就通过气,至少不反对李世民的有三人,包括李靖、萧瑀、李勣。配合玄武门事变,在洛阳执行收买豪杰任务者一人——张亮。虽未直接参与玄武门事变,但是属于秦王府重要成员的有五人,即刘弘基、殷开山、虞世南、刘政会、唐俭。原属太子李建成集团,事变后被太宗收服的一人——魏徵。如此看来与玄武门事变无直接关系者只有两人,即驸马柴绍和宗室李孝恭。而在诏书里他可是说这些人首先是建国有功。比如凌烟阁第一功臣是长孙无忌,可是第二讲里咱们就会提到:长孙无忌在建国战争中基本就是个路过打酱油的,玄武门事变才是他的主要功勋。而真正的建国功臣宇文士及、裴寂、刘文静等人却没有被列入凌烟阁中。他在故意混淆建国功臣和自己的亲信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第6页 :

咱们看看宇文士及。宇文士及在隋朝是驸马,和李渊共事时关系特别好,当时隋炀帝已经把国家折腾得差不多了,宇文士及与李渊之间就有过一番秘密的商议,商议什么呢?举兵推翻隋炀帝嘛。后来李渊果然在太原举兵,宇文士及投奔李渊,李渊对建国功臣裴寂、刘文静说:“此人与我言天下事,至今已六七年矣,公辈皆在其后。”(《旧唐书》卷六三《宇文士及传》)也就是说宇文士及是鼓动李渊夺取天下的第一人。可他不是太宗的人,所以没进入凌烟阁。

咱们再来看看裴寂和刘文静。这两个人应该算得上是太原起兵最主要的谋划者,关于他们我们后面会有专题。从劝说李渊到最后的组织、指挥,这两个人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建国后,裴寂成了李渊的左膀右臂,群臣第一。而刘文静呢?此人与李世民关系更亲近一些,但是因为嫉妒裴寂的地位,最终获罪,被李渊杀了。而此事也被看作是唐高祖与李世民集团之间的矛盾斗争。这两个功臣没有进入凌烟阁,各有各的原因,裴寂是高祖李渊的红人,李世民不愿意把他列入,列入他不就冲淡了李世民集团在建国中的作用吗?那么刘文静为何没列入呢?那是因为刘文静是高祖李渊杀的,李世民虽然惋惜,但是高祖去世不到十年,你就把刘文静列入凌烟阁,这不等于在天下人面前驳高祖的面子吗?这也是太宗不愿意做的。

太宗就是这样成功地用图画凌烟阁的方式向天下宣扬了自己的合法性,所以说,高耸的凌烟阁不仅标志着唐朝开国叱咤风云的历史,也标志着帝王的心机。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唐代宗图画凌烟阁的动机。

贞观十七年之后一百余年凌烟阁里再没有大的举动,这一时期唐朝总的来说处于相对和平的时代,国力也在稳步上升。安史之乱的爆发打破了这一切,这一场大战乱造成了国力的由盛转衰,同时也诞生了一大批平叛的英雄人物。怎么表彰他们呢?除了封官许愿,代宗又想到了凌烟阁。于是在宝应元年(762)和广德元年(763)两次图画凌烟阁,这次进入凌烟阁的功臣多达三十二位。可见在代宗心目中这些人的地位不亚于开国功臣。

这其中就包括当时的皇子、未来的唐德宗李适(kuò)、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等人,都是平定安史的功臣。不过里面也有些人耐人寻味,比如薛嵩、田承嗣等,这些人的特点是本身是安史叛军成员,最终举地投降官军。虽然归降,但是这些人仍然握有军队和实权,代宗把他们列入凌烟阁,纯粹是为了笼络他们。这些人也是后来藩镇割据的基础。有关他们咱们后面会讲到。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两个人值得关注,谁呢?程元振和鱼朝恩,这两位身份特殊——宦官。咱们知道唐朝后期政治上的一大弊端就是宦官专权,宦官逐步控制了朝廷和军队,甚至换皇帝、杀皇帝。安史降将和宦官进入凌烟阁,充分说明凌烟阁开始变味了,开始变成了向各方政治势力妥协的工具了。

下面再来看看唐德宗图画凌烟阁的原因。唐德宗是个命运多舛的皇帝,经历过安史之乱,自己即位后雄心万丈想收服藩镇,却遭到失败,甚至被叛军逼迫逃出长安,逃到了奉天城(今陕西乾县),敌军围攻,险些遭遇不测,多亏多方勤王之师才幸免于难,因此被他图画凌烟阁的功臣中就有李晟、马燧等一批所谓“奉天定难功臣”。当时的德宗历经磨难,看到凌烟阁时感慨良多,他说:“我行西宫,瞻宏阁崇构,见老臣遗像,颙然肃然,和敬在色。”我路过凌烟阁,看到那些老臣遗像,肃然起敬。他又说:“睹往思今,取类非远。且功与时并,才为代生,苟蕴其才,遇其时。尊主庇人,何代不有?”(《旧唐书李晟传》)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也要表彰自己的功臣。所以他也大规模图画凌烟阁。

至于唐宣宗,他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的统治比较清明,国家也比较安定,于是宣宗被人称为“小太宗”,而他图画凌烟阁的目的,实际上是对建国以来的历史做个回顾,因此他表彰的人物特点是数量多而且时间跨度很大,以前有些没进入凌烟阁的人物在他手里进入了,比如上文提到的裴寂、刘文静,张柬之、张九龄等人。他是以一个后人的眼光在回顾本国史,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公平。

第7页 : 第二讲 凌烟第一臣长孙无忌

最后一个图画凌烟阁的皇帝是唐昭宗,晚唐的皇帝。此时的唐朝皇帝已经权威丧尽,政权风雨飘摇,唐昭宗曾经遇险,一个叫刘季述的宦官发动政变,把昭宗囚禁起来,逼着他把皇位禅让给太子,仰赖神策军将领发动突袭杀死了刘季述,昭宗才捡了一条命,因此被他图画凌烟阁的是几位救他的功臣,孙德昭、董从实、孙承诲。此时的凌烟阁身上折射出来的就是皇权的战战兢兢。

我们的讲座,将在这三百年间百余人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二十余位人物加以介绍,每人一讲,贯穿整个唐朝历史。下一讲,我们将从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入手,分析一下为何他是凌烟阁第一臣,看看他的功绩与他的败亡。谢谢大家!

第二讲凌烟第一臣长孙无忌

凌烟阁第一功臣是谁?长孙无忌。唐太宗的凌烟阁诏书里,排名第一的就是他。长孙无忌何许人也?长孙皇后的哥哥,唐太宗最信任的大臣,唐高宗的亲舅舅,武则天的死对头,中国最后一个贵族。为什么说他是最后一个贵族呢?因为在他身后,中国的贵族政治走向了没落,官僚政治全面兴起,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宋以后的中国可以说有贵人而无贵族政治,从这个角度来说,长孙无忌是中国贵族政治最后的代表性人物。下面,咱们就用这几句话概括长孙无忌的一生。

他为何是凌烟阁第一功臣?在我看来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关陇集团和外戚双重身份。

长孙无忌是鲜卑人,虽然是鲜卑人,但是长孙无忌文化功底相当深厚,《旧唐书》说他“好学,该博文史”。先祖一直是北魏、西魏、北周、隋朝著名大臣。这一点对长孙无忌一生影响巨大,这不仅因为他是官二代,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所处的这个集团是个叱咤风云的集团。什么集团呢?关陇

贵族集团。这个集团以出身关陇地区的军功贵族为主,自打西魏、北周以

不朽狂神  穿成偏执男主的白月光师姐  网恋心动指南  嫂嫂,你怀的宝宝是我的  淡极始知花更艳  错位gl (abo)  继承百栋楼后我退圈收租  四季雀歌(gl,纯百,年龄差)  犹为青河照闲阳  致命弯道  绿岸之门  请问您哪位?  乱世红颜梦+番外(给力文)  大明左道  漠漠轻乔栖君画  放开那个队长,让我来[电竞]  暴君的绝世丑妾  千秋雪致万里船  饕餮在机甲时代(耽美未来文)  终难忘 秋夜雨寒  

热门小说推荐
体坛之篮球教父

体坛之篮球教父

穿越2oo6,喜获神级教练系统。帮助姚麦夺冠,圆无数中国球迷的心中的冠军梦。当雷霆四少留守俄城,一个崭新的nBa王朝就此缔造。一支平民球队,又如何把不可一世的勇士王朝掀翻下马。一次穿越,一段关于nBa王朝教父的传说。ps已有完本作品重生之安东尼篮神体坛之召唤猛将,人品有保证,放心收藏阅读。...

苏狂

苏狂

下载客户端,查看完整作品简介。...

永恒之心

永恒之心

外门弟子陈宇,体内融入了一颗神魔心脏。心脏,乃生命中枢,人体致命的要害。而对陈宇来说,心脏却是防御最强的一点,并让他拥有赶超妖兽神兽的无限潜力。自此,他踏上一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玄奇之旅。天才如云之,天骄盖世。宗门林立之,我主沉浮。万族辉煌之,跨界大战。太古悬谜之,神话争锋。我心唯有,永恒!新书,迫切需要推荐收藏。已完本作品主宰之王仙河风暴仙鸿路等。关注作者快餐店微信公众号kcd3030,可以交流意见,获取更多独家资讯。...

我的不死外挂

我的不死外挂

周天渴望死亡,因为每死一次都能让他变的更强不能修炼的凡人,借助不死系统一个个强悍的技能,在异界搅风搅雨的故事枪脏了就要擦,我的外挂叫不死...

我有十个天赋位

我有十个天赋位

在这个奇妙的世界,天地万灵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在其他人只有一个本命天赋的情况下,李初却可以将他人的天赋化为己用,同时可以将丹药阵法法宝阵法统统化作自己的天赋,更可怕的是他还可以随意的组合融合出新的天赋!灵魂双生+血肉分身=身外化身千里眼+顺风耳=天视地听伪装+变化=多重假面身外化身+多重假面+真名蒙蔽+天意难测=通天苟道???翩翩少年大声的立下誓言若不证仙,绝不下山!...

六零军营成长

六零军营成长

一睁眼回到六零年,上一世是孤儿的明暖这一世拥有了父母家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他,青梅竹马,咋这么腹黑呢!...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