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第69讲(第1页)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真根既成:就是前面的「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这是六回向位在求差别智、道种智,叫无分别不妨分别;到了这里第七回向位,是进一步把分别回向无分别。第六回向位是回同向异,到了第七回向位进一步地回异向同。这个回异向同就相当于前面的「无尽功德藏回向」。是不是回来回去的?看上去好像一样,实际上我们的心性一步比一步圆满,定力转深、转固。所以这个「真根既成」,是通过回同向异来修道种智,从实践来证明,第五回向位得到了真根,第六回向位把真根来发挥作用,来证明。

十方众生皆我本性:这叫回他向自,回分别向无分别。这个我既是无量分别的我,又是一个总体的我,又是这一部分人的我,又是那一部分人的我。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宇宙的中心,无量的人都是一个人,没有谁不是谁的本性,要作如是的观照,否则你就不是回向了。所以阿罗汉破除了人我空以后,在进一步破除识阴的过程中犯了这个错误,他看到一切众生都是我变出来的,佛把这种阿罗汉判为大我慢种、外道种。一切众生都是你变出来的,那你是不是众生变出来的?没有谁不是谁。这个法很难讲,唯有靠智慧来细细观照。

性圆成就:性无大小、多少、内外、自他、是非、好坏,万法就是一念之心。不失众生:你不能有一点点分别心,真如真如,在真之外只要有一个假的,这个真就不真;只要你对众生有一念的嗔恨心,那你就不是佛,你不要自以为是。必须明明白白提出这个问题,改变我们的心态,没有什么可以讨价还价。否则即使你能背诵讲解三藏十二部经,能够受持无量法门,你也都是白用心。

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这是七回向位菩萨的境界。一切众生都是我,讲「等」就已经落入方便,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讲一个等。谁跟谁等啊?都是自己。不是把他当成是自己,而是真正明白他就是自己。这是佛恒顺众生的习气而讲,一切众生回向到自己,所有的人都是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这个名字比较长,可以简称为「等观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着,名真如相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是讲要去广度众生;「离一切相」是讲要灭除度众生相。「离一切相」,连我相都没有,你有一个我在就是生死凡夫;「即一切法」,没有哪个不是我。「离一切相」是回向真如,「即一切法」是回向法界。唯即与离,二无所着: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名真如相回向:这是八回向位菩萨的境界。「真如」就是「离一切相」,「相」就是「即一切法」,把真如和妄相都回向那个真真如性,即「真如相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前面的真如相回向,实际上叫双相回向,把真和妄统统回向到真真如性。这在五十五位菩提路中也是个非常重要的阶梯,由此就开出了第九回向位菩萨。真得所如:就是真真如性。十方无碍:这是真正的无碍,他明白「心外无法,法外无心」,真正把三藏十二部经判为戏论法的同时,它当下就是我,当下就是《法华经》。妙就妙在这里,破的当下就立起来了。「十方无碍」,其实是进一步强调「四无碍法界」。

名无缚解脱回向:这是九回向位菩萨的境界。他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念念自在。烦恼即菩提,受苦即是法身,造业即是解脱。比如说,如果现在你蒙冤入狱,你快乐不快乐?要自己问自己。环境没有好坏,有好坏的是我们这个心。在我们眼见中有光明黑暗、香甜苦辣、是非好坏,都是同分妄见在作怪。把这个道理搞明白,你要嚎啕大哭啊!我们活得太悲惨了,现在终于解脱了!我们现在虽然没开宿命通,你怀疑不怀疑过去世吃了无量苦啊?是不是一点点都不怀疑?所以我们应该无限地感恩如来藏大法,这是救命的法宝,不需要求别人,站在这里就解脱。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性德圆成:这是总结上面九回向位的境界,究竟而言,是总结以上三十九个位置的成就。概括地讲,八回向位不是真如相回向吗?这里呢,性德全体已经圆满。真正来讲,九回向位是在性德全体圆满的基础之上所发挥的妙用,也就是大用成就。到了十回向位,体用已经具备。

法界量灭:八回向位是双向回向,是不是得到性德全体啊?得到全体是不是般若智慧?这是双向回向,那个真如是性回向,这个相是数量的回向。既然已经回向了,性与相是不是圆融了?量与无是不是也圆融了?所以叫「法界量灭」。「量灭」也是表无分别这种法身功德。「法界量灭」是对生说灭,「灭」非真灭。「法界」是即有,「量灭」是即空。讲来讲去是不是一心三藏?是不是不生不灭?生而非生,灭而非灭。

名法界无量回向:这是十回向位菩萨的境界。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尽是清净四十一心:这个「四十一心」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加前面的干慧地。在干慧地已经是明心见性,证得无生法忍。《楞严经》讲修心,四十一个位置无非是讲心,就看你心里明白不明白。圆人修行,只愁悟不愁证,证就在悟中。佛的教诲是通过听经闻法来明心,来开悟,即悟即证,即心即行。要抓根本修,从悟门打开,那就势如破竹,下面一切的关卡都会迎刃而解。

在成就这四十一心的境界里呢,经家把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个位次说成是三贤位。注意,包括前面的干慧地和十信位,一般是归于初住位,十信位满登初住位。实际上证到圆教信位菩萨即是贤位菩萨,就做好登地的准备。到了地位,你是真正的菩萨。地上菩萨以金刚之慧——金刚之慧实际就是前面四十一心所成就的那种比较圆融的法体,来破除最后的十二分无明微细烦恼。所以把地上菩萨说成是圣位菩萨,合起来就是三贤十圣。在登地之前,佛又说出四个加行位。这是针对这四十一个心的次第当中仍然有些不圆满的人而加行,也就是他们这个心力还欠一分火候,虽然圆满了,力量还不足。由于这四个加行有些人需要,有些人不需要,所以没有把它列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次成四种妙圆加行:作为登地菩萨的前方便,「加行」加行就是加功用行。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燃其木,名为暖地。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这是印证佛即是己心。方便来讲,释迦牟尼就是我的心,阿弥陀佛就是我的心;究竟来说,尽虚空遍法界就是我的心。上自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牛马猪羊,旁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风雨云雾,都是我的心。我们以此来检点,也就是进一步回佛心向自心。佛是再三再四提醒:你明白了没有?你明白了没有??你明白了没有???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这就是我们的行持。佛是你的心,老爸老妈是不是你的心?冤亲债主是不是你的心?泥巴瓦块是不是你的心?老鼠药是不是你的心?要问你自己。是,为什么?在这里提出一个现量的标准。

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燃其木:古时候是不是钻木取火啊?起火之前,木头是不是先发热、发烫啊?到那个程度,就是快要起火了。这是比喻调整我们的心也要有一个过程,这就要靠我们常常提起观照,看看我们的心有没有到暖地。「若出未出」,虽然还没有出,但是快要出火了。

名为暖地:这是第一个加行位的境界。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上面是讲佛即心,这里是讲心即佛。上段是回佛向己,回他向自;这里是回己向佛,回自向他。这四加行仍然是在回向。就是证自他不二,即自即他。

成佛所履:把我们的心作为一切万法的依靠。若依非依:怎么「若依」呢?好像是成佛了。心相有所销亡,也就是我执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破除。「非依」,这个心相、我执还没有完全破除。如果你「若依」多一点,「非依」再浅一点,你即已是登地菩萨。

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佛这里打了个比喻,就像一个人登高山一样,到了山顶的时候,虽然身子已经进入虚空,但是脚底有没有离开山顶呐?没有。也就是说,他已经体会到这个心就是佛了,但是仍然还有个我在这里。下有微碍:脚底还没有离开山顶,还有微碍,是这么一点点区别。还有一种「我与佛、佛与我」这种障碍,心里还没有达到彻底的清净。

名为顶地:这是二加行位菩萨的境界。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心佛二同:也就是即心即佛,在这里是承上启下。在顶地和暖地的时候仍然有心相和佛相这两个相。那么通过不断地回向,回己心向佛心,回佛心向己心,在这个巡回的过程中,慢慢地把这二相圆融为一,变成自性流露。

善得中道:这是进一步解释「心佛二同」这种境界,在日常的行持中,不知不觉地显现出佛法的功用——你不用刻意地去想,读经时对法理法义自然而然恍然大悟;在处理日常事务时,也是自性流露以佛法的教诲来处理,叫即心即佛;在遇到逆境时,你当下想都不用想就把境界给转过来了:这就是应该的,这就是对的,我就应该做到,我就能够做到;并不是想:这么难我怎么做到?这是不是印证的标准啊?

所以修行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事情,不是马马虎虎、说说而已的事情,因为这涉及到我们的法身慧命,涉及到我们生生世世的自在解脱。不能因为这一生的名闻利养,更不能因为一时的一点点人我是非而丧失自己的法身慧命,否则无量劫的果报苦不堪忍啊!

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如忍事人」,就好像一个人心里有事情,想要讲出来又难以开口。「非怀」,不讲出来又不甘心,他知道自己已经铁了心非讲出来不可,无非是在寻找机会,只是要有一个过程;「非出」,这个事情终究要讲出来,但是讲又不好开口,他只是暂时还没能讲出来,放在心里。这就是比喻我们已经到了将证未证,已经刻骨铭心知道自己就要成佛,但是他现在还没有成佛。《楞严经》的比方是不是特别多啊?我们能把《楞严经》的这些比方讲清楚,也能很好地教化众生。

名为忍地:这是三加行位菩萨的境界。

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数量销灭:是总结以上三个加行——一加行是讲心量,证佛即心;二加行是讲佛量,证心即佛;三加行是讲同量,证即心即佛——这个心量、佛量、同量在这里是「数量销灭」。怎么销灭了?已经没有这种分别心了——没有你是佛,我是心;没有他是佛,我是心;也没有他和我,就是一个心。种种分别都没有,这就是检验自己这个无分别法达到了什么境界。我们在处理一切日常事情的过程中,再也不用刻意地去观照,自然就会自性流露。当我们感到,「你就是我,佛就是我,所以我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办」,能够提起这样的观照固然也很难得,但这已经低了一个层次。

迷觉中道:「迷」就是凡夫,「觉」就是圣人,「中道」就是即凡即圣。这些东西统统销灭,叫「数量销灭」。连一也要销灭,一也是数量。一是对多而言,都是方便法。真心本来面目非空非有,非佛非凡,非一非无量;他可以随缘变现出佛相、菩萨相、凡夫相、泥巴相。要达到这种境界。

校花女友是修仙大佬,疯狂倒追我  我的系统奖励很随意  系统在手,我真是神女  只想做个御灵师  悟空带我我修仙  逆天逼王  天兽传说  徐娇娇的新生  先婚后爱:男友初恋不是我怎么办  神秘复苏我有个逗逼系统  斩仙者  我出马的二十年  我能看透你的未来,不过分吧!  保底抽到隐藏款Gin后  齐天大仙:我带着三界塔重生了  极品良缘:冰山王爷倾丑妃  外挂?别逗了,我叫风灵月影  四合院里学会治愈术  玄冰之鸿蒙篇  影视男配:偏爱给了另一人  

热门小说推荐
世界末日了和我真的没有关系

世界末日了和我真的没有关系

凌火火的家庭会议凌天世界末日了,是我们三个人中的一个人造成的,这个人,不是我。凌淼也不是我。凌火火我哥是魔王,我弟要灭世,所以世界末日了,和我真的没有关系!...

六零俏佳人

六零俏佳人

前世,盛夏怨恨家人的无情抛弃,为贺家人那群白眼狼付出所有,最后却落了个草席一裹,抛尸荒山的下场!重生回到悲剧尚未开始,盛夏誓今生不会再将真心错付!哪怕吃树皮啃草根,她也要留在家人身边,同甘共苦!改写命运!一家人同心协力,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携手冷面军官,共创幸福人生!...

不朽界祖

不朽界祖

元祖破天战诸界,青血染天万古流帝钟敲日震寰宇,一肩担尽古今愁!一个地球小子,得无上传承,他踏遍诸天万界,他会尽亿万天骄!他一点点的寻找地球先辈的足迹,焱灭鸿蒙界,炎帝已成了亘古传说,极道星辰界,秦蒙二字已成了禁忌,九源浑天界,罗城主已化为了不朽雕塑,荒古断天界,荒天帝已消失在万古时空中作者自定义标签豪门位面嚣张重生...

风流少爷(流氓少爷尘世游)

风流少爷(流氓少爷尘世游)

流氓少爷实际上就是流氓少爷尘世游只不过作者名字不同,但至尊包不同和至尊风流就是同一个人,流氓少爷已经完本了,但两本书基本是一样的,只是章节数字不同而以。所以就同时把两书的章节数字标出此书记录S省富家少爷夏丰银玩转都市,风流逍遥的过程,全书以YY为主,以使读者浴血沸腾为目标,那些自命清高者可以不看!没有最淫荡,只有更淫荡!要想成淫才,快到此处来...

狂龙战狼

狂龙战狼

曾经的战狼吴易回国接到秘密任务保护冰山女总裁,不可思议的发现对方却成为了自己的未婚妻,踏入都市的巅峰特种兵被卷进莫名的阴谋中,为保护心中的女神,蛰...

田野花香(乡村猎艳)

田野花香(乡村猎艳)

陈炎是一个混得极度没出息的大学生,阴差阳错的在阳台上喝着闷酒的时候被一个中年人吓得掉下楼下,醒来的时候却发现是在自己的高中时代。经历了惨败的婚姻和现实的残酷,陈炎决定好好的利用自己机会推倒所有的美女,清纯的学生妹,只知道埋头读书的校花MM,风骚无比的成熟美妇,饥渴了N多年的迷人寡妇。重生了,干那么多大事有什么用!手里掐着钱去糟蹋别人的闺女和老婆才是王道!...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