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二、《中山大学开学致语》
《中山大学开学致语》,是广州中山大学教务长兼文科教授鲁迅专门为 1927年3月出版的《国立中山大学开学纪念册》写作的表态文章,这也是他第 二次公开提到孙中山的名字:“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国民革命的结果,留下来 的极大的纪念,是:中华民国。但是,‘革命尚未成功’。为革命策源地的广州, 现今却已在革命的后方了。设立在这里,如校史所说,将‘以贯彻孙总理革命 的精神’的中山大学,从此要开始他的第一步。那使命是很重大的,然而在后 方。中山先生却常在革命的前线。……结末的祝词是:我先只希望中山大学中 人虽然坐着工作而永远记得前线。”
中山大学“贯彻孙总理革命的精神”,其实就是中国教育史上颇为著名的 “党化教育”。在为中山大学专门负责“党化教育”的政治训育部所编印的《政 治训育》第七期“黄花节特号”而写的《黄花节的杂感》中,鲁迅再一次提到孙 中山。
所谓“黄花节”,就是用来纪念1911年4月27日即阴历三月二十九日在广州 起义中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节日。中华民国成立后,曾经把每年的公历3 月29日定为“黄花节”。鲁迅在文章中写道:“黄花节将近了,必须做一点所谓文 章。但对于这一个题目的文章,教我做起来,实在近于先前的在考场里‘对空 策’。因为,说出来自己也渐愧,^黄花节这三个字,我自然明白它是什么 意思的;然而战死在黄花岗头的战士们呢,不但姓名,连人数也不知道。”
为了表示自己与国民党当局在“党化教育”方面立场一致,鲁迅回忆说: “我还没有亲自遇见过黄花节的纪念,因为久在北方。不过,中山先生的纪念
66 |良闽嘴长
| ^政学两界人和事
日却遇见过了 :在学校里,晚上来看演剧的特别多,连凳子也踏破了几条,非 常热闹。用这例子来推断,那么,黄花节也一定该是极其热闹的罢。”
为了达到“训育”的目的,鲁迅特别谈到孙中山的政治遗嘱:“以上的所谓 ‘革命成功’,是指暂时的事而言;其实是‘革命尚未成功’的。革命无止境,倘 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不过,中国 经了许多战士的精神和血肉的培养,却的确长出了一点先前所没有的幸福的 花果来,也还有逐渐生长的希望。倘若不像有,那是因为继续培养的人们少, 而赏玩、攀折这花、摘食这果实的人们倒是太多的缘故。”
查《鲁迅日记》,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当天的记录是:“晴。上午寄赵 其文信。复许广平信。得梁生为信。午高歌来,……晚为马理子付山本医院人 院费三十六元二角。晚吕蕴儒、向培良来,赠以《苦闷之象征》各一本。“1926年 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一周年时的记录是:“晴,午后得寄野信,即复。晚紫佩 来。”在1926年3月12日前后,《鲁迅日记》中并没有留下参加大型集会或观看 演剧的记录。所谓“中山先生的纪念日却遇见过”,在鲁迅自己的《日记》中,并 没有留下确凿的文本依据。
由于拒绝与《语丝》周刊同人、前厦门大学同事顾颉刚在中山大学共事, 鲁迅于1927年4月21日愤然辞职并且搬出中山大学。在他此后发表的文章中, 再也没有出现孙中山的名字。
三、孙中山的“足不履危地”
鲁迅笔下最早出现孙中山的名字,是在1925年4月8日致许广平的私信 中:“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孙中山奔波一世,而中国还是如此,最大原因还 在他没有党军,因此不能不迁就有武力的别人。”
鲁迅笔下最后出现孙中山的名字,是在1935年2月24日致杨霁云信中: “中山革命一世,虽只往来于外国或中国之通商口岸,足不履危地,但究竟是 革命一世,至死无大变化,在中国总算是好人。假使活在此刻,大约必如来函
鲁迅笔下的孙中山| 67
所言,其实在那时,就已经给陈炯明的大炮击过了。”
“足不履危地”,是鲁迅对于孙中山最为真切的盖棺论定。比起“只往来于 外国或中国之通商口岸,足不履危地”的孙中山,黄兴、陶成章、宋教仁、汪精 卫、胡汉民、陈炯明、赵声、秋瑾、徐锡麟这些人,才称得上是“常在革命的前线” 冲锋陷阵的革命斗士。
长期居住在大上海的日本租界区的鲁迅,之所以要指出孙中山的“足不履 危地”,根源于他极为复杂的革命意识。1928年,他在江湾实验中学演讲时回忆 说:“人家叫我去革命,我却要问‘你呢’,当我年青时,人家叫我去暗杀,暗杀之 后怎么样呢,我想不出……”
另据增田涉介绍,鲁迅晚年曾对他说过,“他在从事反清革命运动的时候, 上级命令他去暗杀某要人,临走时,他想,自己大概将被捕或被杀吧,如果自己 死了,剩下母亲怎样生活呢,他想明确知道这点,便向上级提出了,结果是说, 那样地记挂着身后的事情,是不行的,还是不要去吧”。然而,当增田涉把这段 话写人《鲁迅传》并请鲁迅审定时;鲁迅把它删除了。
在此之前,鲁迅也曾经向许广平表白说:“革命者叫你去做,你只得遵命, 不许问的,我却要问,要估量这事的价值,所以我不能做革命者。”当许广平问 到关于暗杀的意见时,鲁迅的回答是:“第一,这不是少数人所能做,而这类人 现在不多,即或有之,更不该轻易用去;还有,是纵使有一二回类此的事件,实 不足以震动国民,他们还很麻木,……第二,我的脾气是如此的,自己没有做的 事,就不大赞成。”
在《学界的三魂》中,鲁迅对于暴力革命另有解释:“中国人的官瘾实在深, ……总而言之:那魂灵就在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顶着一个皇帝做 傀儡,得罪了官就是得罪了皇帝,于是那些人就得了雅号曰‘匪徒’。学界的 打官话是始于去年,凡反对章士钊的都得了 ‘土匪’,‘学匪’,‘学棍’的称号, ……然而国情不同,国魂也就两样。记得在日本留学时候,有些同学问我在 中国最有大利的买卖是什么,我答道:‘造反。’他们便大骇怪。在万世一系的 国度里,那时听到皇帝可以一脚踢落,就如我们听说父母可以一棒打杀一般。”
68 |良因货炙
| ^政学两界人和事
在随后写作的《通信》里,鲁迅又表白说:“我到中山大学的本意,原不过是 教书。然而有些青年大开其欢迎会。我知道不妙,所以首先第一回演说,就声明 我不是什么‘战士’,‘革命家’。倘若是的,就应该在北京,厦门奋斗;但我躲到 ‘革命后方’的广州来了,这就是并非‘战士’的证据。不料主席的某先生一他 那时是委员一接着演说,说这是我太谦虚,就我过去的事实看来,确是一个 战斗者,革命者。于是礼堂上劈劈拍拍一阵拍手,我的‘战士 ’便做定了。拍手之 后,大家都已走散,再向谁去推辞?我只好咬着牙关,背了‘战士’的招牌走进房 里去,想到敝同乡秋瑾姑娘,就是被这种劈劈拍拍的拍手拍死的。我莫非也非 ‘阵亡’不可么? ’’
由此可知,在鲁迅的革命意识中,是充满着行动上的拒绝与思想上的怀疑 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凡做领导的人,一须勇猛,而我看事情太仔细,一仔细, 即多疑虑,不易勇往直前,二须不惜用牺牲,而我最不愿使别人做牺牲〈这其实 还是革命以前的种种事情刺激的结果〕,也就不能有大局面……”
(综漫同人)被彭格列马甲入侵的柯学世界 帝国阉宦简史 我不是王妃 神医王妃 龙说他有点冷 天下大乱 春色情满(1V1高干文) 春色情满(文) 重生之大宋教书先生 世子,求你别这样 秋潮(校园) 全球觉醒:偷听SSS级校花心声 我怎么成了死对头的遗孀 茅侃侃侃职场 秋潮(校园1v1) 小金龙重生成了万人嫌 高考状元学习法 战神 (踏雪真人) 师尊戏精绝不是为了攻我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我是空间的旅人,时间的行者我追逐真理,寻觅起源我行走诸天,求真万界我是传道者,亦是冒险家。另外,我真的很凶,超凶(看封面)!声明1本书尽量走合理认知世界的路线,有自己的观点设定,不喜勿扰!声明2本书中的内容并不真科学,并不全合理,因为没有实际基础,纯属作者菌的蘑菇想法,作者也写不出全无bug的小说。...
炮灰是什么?雪兰告诉你,炮灰是用来打别人脸的。凭什么炮灰就要为男女主的感情添砖加瓦,凭什么炮灰就要任人践踏?凭什么炮灰就要为男女主献上膝盖?凭什么炮灰就要成为垫脚石?炮灰不哭,站起来撸!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秉持着宠宠宠的打脸原则,男主始终是一个人哦!...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新书宇宙乾坤塔已经发布,可以开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将大英帝国变成了日不落帝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推动历史的车轮,电灯照亮漆黑的夜晚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将我们的星球变成了地球村大学生秦毅走运获得了科技塔,掀开了星际工业时代,从此以后太阳系变成了我们的后花园我们在太空之中发展农业兴建太空工厂我们在月...
一睁眼回到六零年,上一世是孤儿的明暖这一世拥有了父母家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他,青梅竹马,咋这么腹黑呢!...
被丈母娘为难,被女神老婆嫌弃!都说我是一无是处的上门女婿!突然,家族电话通知我继承亿万家财,其实我是一个级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