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明时报七(第1页)

果然不出所料,原本以为往后有了一本有趣的读物可供日常消遣,突然之间没有免费了,这让人接受不了。好比电视剧看得好好地,突然之间断网了一样,说是还要继续看下去,得缴费才行,一看缴费还要当五的制钱,别的什么宝钞、钱庄号票之类都不管用。有书生拿着当一两的宝钞去换《大明时报》,卖报的小童头摇的像拨浪鼓说道:“大老爷啊,小报只收铜钱。洪武通宝折五一枚,或是永乐通宝五枚”让一个孩童当面耻笑,谁受得了?

“我大爷的,打你!”

“哎呀喂,读书人打人啦!呜!呜!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读书人掩面而逃......。

原因是弘治年宝钞到了名存实亡,大明宝钞也走到了尽头,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停止使用纸币的国家。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政府开始发行纸币,禁止在此之前几十年私人发行纸币的习俗。十五世纪前期,大约在明朝(1368-1644)的英宗正统朝(1436-1449),政府发行的纸币几乎已经无法流通,从而结束了中国使用纸币的时代。

大明宝钞的面值有一贯、五百文、四百文到一百文几种面值。看看,可没有传说中的一百两、五百两、一千两这种用白银计价的宝钞,那些电视剧中动不动就拿出一大叠百两、千两、万两银钱的银票根本就没有,因为明朝宝钞从来没有发行过银票,而是用贯为单位,八国联军抢走的文物中,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大明宝钞”这张纸币,是一张A4大小,制作材料是桑皮纸,质地非常醇厚,有点呈现天鹅绒般的灰色。这张大明宝钞,价值是1贯钱,算是高额的纸币。看上面画着成串的铜钱有十串,每串一百枚。总计一千文价值得有一两银子,如果用四张这样的票子,就值一两黄金。这也是目前发现大明宝钞最高面值的纸币了。

其实从天顺年,大明发行的宝钞已经不能流通了,官府就强制推行,这才造成后来成化年私铸铜钱的泛滥,越禁越烈的程度,跟官府强推宝钞也有关系,在老百姓的眼中,铜钱虽然不是官制,好歹还是铜,总比一张纸要值钱多了。

明朝纸币为什么会崩溃?相较于宋、金、元三个发行纸币的朝代都在王朝末年才发生纸币崩溃的现象,明朝纸币的崩溃发生在王朝经济稳定国力强盛的时代,这个事实令人感到困惑不解。

洪武初年,大明刚立,百废待兴,为了稳定人心及物价,尽快安抚民众,巩固大明刚立的根基,几乎把所有能用的铜材都制成了洪武通宝,这也是大明朝的第一枚钱币,这枚由“大聪明”朱元璋亲自下令铸造的货币,不仅象征着元政府的终结,又代表着新政权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

从秦始皇开创铜本位货币制度开始,一直到宋元,铜钱一直是中原皇朝的主流货币。

《明史·食货志》曰:“(戊申、太祖)即位,颁洪武通宝钱,其制五等: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当十钱重一两,余递降至一钱止。并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并铸,洪武通宝这一纪重制钱币的推出,不仅结束了元末混乱的货币流通环境,更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洪武通宝铸造和发行,就像当时的社会一样,需要从无序到有序,由散漫趋于规制。

洪武四年(1371)二月开始改铸大钱为小钱,说起朱元璋和钱,大家一定会想到大名鼎鼎的沈万三。那个传说中富可敌国的财神爷,那个家藏聚宝盆的江南富商。可是历史上的沈万三早在元末就已经离世,根本不可能和朱元璋产生交集,更别提那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炫富故事了。

正因为有这样的民间传说是因为朱元璋一生对商人都充满了敌视态度。在他眼中,商人都是无本获利的奸邪小人,正是他们的为虎作伥,才使得天下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朱元璋与江南富商真正的交集,在于他对商人群体的痛恨。平定天下后明政府对江淮之地商人的严苛税赋远高于其他地区。相比普通农户,商人集团更痛苦。

洪武七年(1375)“大聪明”朱元璋发现天下铜尽,所发洪武通宝还远远不够市场需要,故而设立宝钞提举司发行大明宝钞,署洪武年号,又给纸币分别定下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等面值。明朝硬性规定了宝钞和金属货币的比值:宝钞一贯等于白银一两,铜钱一千文;黄金一两等于宝钞四贯。

发行纸币并规定与金属货币的兑换比值,这无疑是一种官方性的抢劫。更为的是,明朝还规定,民间可以拿金银去换取宝钞,但不能用宝钞换取金银。市场交易只能使用宝钞与铜钱,不准使用金银。“大聪明”朱元璋更是想用几乎无成本的纸币取代原来的铜钱,成为市场的主货币。洪武二十七年八月,朱元璋下旨禁用铜钱,强制民间铜钱在半个月内上缴官府换取宝钞,想要让通货完全纸币化。

不过,朱元璋这种企图以政治权力左右市场的想法最终并没有成,民间交易依然以铜钱为主。大明宝钞大概在发行后不久,就无法维持它与金银,以及它与铜钱之间的官定比价,也无法维持它在市场上的稳定的购买力。事实上,这种没有硬通货作为后盾的纸币很快开始贬值。

在市场面前,朱元璋也得服软。洪武十七年(1384年)三月,大明宝钞发行还不到十年,朱元璋就下令停止印造,表面上的理由是“国用既充欲纾匠力”,实际的原因则是宝钞不断贬值。为了稳定宝钞的市场信心,明朝曾经于洪武九年二月规定部分官俸发给大明宝钞,每米一石准宝钞一贯;到洪武十八年十一月时改为“每钞二贯五百文代米一石”。从这个数据的变化,不难看出宝钞的价格在不到十年内下跌到原来的40%。

洪武二十三年的时候,在两浙地方民间交易中,宝钞一贯兑换铜钱二百五十文,宝钞的价格更进一步下跌到原来的25%。朱元璋暂时停止印制宝钞,但是宝钞跌价的趋势还是无法遏止。洪武二十七年八月,朱元璋下诏禁止在交易中用铜钱,再次企图用权力左右金融市场。洪武三十年朱元璋下令追收民间积欠租赋,诏令中提到:时杭州诸郡商贾,不论货物贵贱,一以金银定价,由是钞法止滞,公私病之。

民间用金银交易,拒绝宝钞,只能说明宝钞没有信用。洪武晚年,大明宝钞被市场抛弃已是定局。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基本对货币市场采取放任政策,并未打算强制恢复宝钞流通。

朱棣夺位之后,户部尚书夏原吉建议由宝钞提举司重新印发新宝钞,改署永乐年号。朱棣标榜自己尊重父亲,沿用洪武年号,新的宝钞还叫洪武宝钞。朱棣企图用高压手段恢复宝钞的流通。永乐元年四月,明朝下令禁止金银交易,一度甚至规定,用金银交易者,处死。永乐二年一月,朱棣下诏今后犯金银交易之罪者,免死,改为流放边卫。

永乐二年七月,有鉴于宝钞价格下跌的问题,在督察院左都御史陈瑛的建议之下,朝廷决定实行户口食盐法,依户口配给食盐,收取盐税。办法是令大口月食一斤者,纳钞一贯,小口半斤,纳钞五百文,藉以增加宝钞的回收量。永乐五年,朝廷下令田赋中夏税的税收,各种商税,以及贪赃的罚款,都可以折收宝钞。该命令规定以时价折收,而米每石折收三十贯,宝钞的价格等于洪武九年定价的三十分之一。

努力回收宝钞,其实目的就是稳定宝钞的价值,但是市场依然不买账。无奈之下,永乐十九年四月,朝廷下旨暂停宝钞印发。永乐二十二年九月,朱棣驾崩。继位的明仁宗采纳户部尚书夏原吉的建议,让商人向缴纳宝钞,换取食盐去贩卖,施行所谓的以钞中盐的办法。从仁宗洪熙朝,到宣宗宣德朝,再到英宗正统时代,明朝的宝钞政策是一方面继续加强回收,另一方面逐渐迁就市场现实,减少干预民间交易的其他支付手段。

明朝不断强调交易中禁止用金银,但是又允许民间使用谷物纺织品等作为交易手段。再后来,金银使用禁令渐渐淡化,对民间交易使用金银渐渐不管,最终的税收也逐渐舍弃宝钞,改收白银。

明英宗正统十一年之后,大明宝钞几乎完全退出流通市场,民间交易仍以铜钱,甚至金银为主要交易手段。到了天顺、成化时期大明宝钞较后只在某些特殊的典礼上使用,成为纯粹象征意义的东西,完全不具备金融职能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幸福日常  带着三个娃娃去修仙  家有宝妻  暗战夫妻  爱情里的罪恶  重生之妙妙的幸福攻略  诸天无上仙尊  七四九局  灵武争锋  游戏主播恶魔君  光暗逆命轮  非妻不娶  我在都市长生不死  坑师萌徒  文娱夜未眠  登堂入室  少年帝国  重生在葫芦娃世界  千亿萌宝妈咪请签收  冰火焚天  

热门小说推荐
都市最强赘婿

都市最强赘婿

一年前,他为了救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富家千金,光荣的吃上了软饭。一年后,富家千金康复,砸了他的饭碗。他立志要吃富家的软饭,打肿富家千金的脸,让她知道什么叫做高不可攀。...

天命修罗

天命修罗

1228812288人无耻则无畏,人至贱则无敌!1228812288谁说盖世枭雄必需得霸气十足?1228812288谁说无耻贱圣踏不得七彩祥云?1228812288谁说此般少年不能争天命,演修罗,替天行道?...

天降横财

天降横财

我秦凡就算是累死,饿死,去马路上要饭,也绝对不会认你们的!叮银行卡账户到账一亿元。钞票的味道真香。...

都市寻艳录

都市寻艳录

身世坎坷历经沧桑人间情意究竟为何物?妈妈是什么?奶奶是什么?姑姑婶婶又是什么?也许,都是女人罢了。你们给了我们生活的必须,但是她们没有给我们家庭的温暖,因此从理智上我们应该感激你们的,可是感情上很多时候是会出现偏差的。我喜欢熟女喜欢年龄稍大的女人当然是女人我都会喜欢当然是那种好女人...

仙武之无限小兵

仙武之无限小兵

在凡间,他生逢乱世,以三头毛驴起家,依靠无限小兵系统,打造出最强铁骑,横扫四方。在仙界,他收小妖,降魔兵,打造了出了举世无双的上古妖骑,成为了无双霸主。他不是别人,正是你们谁都不认识的主角,文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本故事纯属yy本故事纯属yy,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大家不要喷作者...

强势宠婚:陆少,实力撩妻

强势宠婚:陆少,实力撩妻

老婆,咱们做个交易吧?什么交易?从今以后,我负责你下半生,你负责我下半身!滚!男女主一对一四年前,她带着腹中的小包子负气离开,四年后这位大叔,我看你印堂黑,肝火旺盛,明显缺个老婆,我有个妈咪要不要了解下?不近女色的总裁大人看着面前小n号的自己,黑眸一深,二话不说将母子二人打包扛回了家,宠得人神共愤。有人问6总,你这样做事是不是太不讲道理了?总裁大人冷笑讨好老婆这种事你还指望我讲道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