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部分(第2页)

当然,尽管诸葛亮的工作职责不包括军事谋划,但他原本也是有机会发现荆州“险情”的。毕竟他在荆州生活工作过很多年,而且还和孙权打过交道,应该对孙权的手段有所了解。只可惜由于他的内政工作过于繁忙,再加上孙权采用了一系列的障眼法,使得他放弃了对东吴的警惕性,从而失去了提醒刘备防患于未然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诸葛亮对关羽之死也是负有一定责任的,但绝不是主要责任。

其实,早在建安二十二年春,孙权就秘密投降了曹操,正如《三国志。孙权传》所说:“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修好,誓重结婚。”但是孙权对投降曹操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直到他偷袭荆州前夕都未被刘备发现。

为了保守这个机密,孙权特别善待了刘备派来的使者马良,用《三国志。马良传》的话说,孙权对于马良是“敬待之”。除此之外,孙权还批准了诸葛瑾将其次子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的请求。这下子更让刘备集团以为,孙权是真心“修好”孙刘联盟呢。

正是由于刘备集团低估了孙权投降的可能性,所以刘备才放心大胆地自封什么“汉中王”,搞得一班属下围着他忙活了起来,从而忽视了荆州方面的“险情”。

自封“汉中王”是刘备自己的主意,诸葛亮和法正都是其忠实的拥戴者。所以要论荆州之失和关羽之死的责任,应该首推刘备自己。同时,法正和诸葛亮也都负有较次要的责任。但刘备连自己的主要责任都不承认,当然更不会指责诸葛亮的次要责任。

对于荆州之败,刘备集团上下一致认为,这是孙权背信弃义的结果。从后来刘备兴兵伐吴来看,刘备并不想从自身去找荆州之败的原因。因为刘备认为,自己是受害人,而孙权则违背了双方订好的游戏规则。

总体来讲,诸葛亮虽然对关羽之死负有一定的间接责任,但他却不可能借刀杀关羽。因为诸葛亮根本预料不到孙权要投降曹操。连刘备派去东吴的使者马良都被孙权欺骗了,更何况诸葛亮这个正专心于内政的人呢?

朱子彦教授还指出:刘备、诸葛亮有足足一个月的时间去救援关羽。他的依据如下:关羽被擒杀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而“汉中王刘备所置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奔回成都则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樊友定将荆州失守的消息汇报给了刘备、诸葛亮。

朱教授的依据其实未必能够成立。十一月到十二月,难道就一定是相距一个月吗?假如是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其间相距也就几天而已。所以朱教授的推论是不严谨的。

朱子彦教授在论及诸葛亮借刀杀人之“动机”时指出:赤壁之战,诸葛亮建立奇功,引起了关羽嫉妒;由于诸葛亮顾虑其与主公“恩若兄弟”的特殊关系,加之自己投奔刘备的时间要比关羽晚得多,官职也比关羽低,故不得不虚与委蛇,巧为周旋。诸葛亮考虑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等待时机除去关羽。

诸葛亮对关羽采用“虚与委蛇,巧为周旋”的策略,这的确不假,但若说关羽嫉妒诸葛亮,那就纯属无稽之谈了。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并没有立下“奇功”,而且战后他所得到的封赏也要远远低于关羽。所以,关羽根本没有必要嫉妒诸葛亮。关羽之所以写信问诸葛亮:马超这个人水平怎么样?这说明在关羽眼里,诸葛亮是非常公正的一个人。也就是说,关羽不仅不会嫉妒诸葛亮,而且还比较尊重诸葛亮。

第二十八篇  谁在将诸葛亮“妖魔化”化?(4)

总之,关羽作为一个镇守一方的武将,暂时并不会对诸葛亮的升迁造成阻碍作用。诸葛亮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关羽,而是法正。法正是刘备的“谋主”,也曾经对诸葛亮的“严刑峻法”提出过不同意见。但即便如此,诸葛亮也从没有想过“除掉”法正,相反他却曾一度纵容法正的“滥杀无辜”。

关羽和法正都是刘备的心腹,即使他们身犯严重错误,刘备也不会对他们怎样。诸葛亮深知这一点,所以从不跟他们进行正面冲突。这也说明诸葛亮天性谨慎,从不做危险的事情。那么,他又怎敢做出“借刀杀关羽”这样危险的事情呢?

诸葛亮对关羽并无“陷害”之罪,但却有“放纵”之过。由于诸葛亮从不指出关羽的缺点,致使关羽骄横自大,结果上了吴人的当而丢掉了性命。从某种程度上讲,诸葛亮“捧杀”了关羽,但这种“捧杀”是无心的,不是故意的。这也是刘备集团上上下下的共同错误。

附录1:易中天读不懂诸葛亮(1)

作者:剑歌

这世上能读懂诸葛亮的人不多,因为诸葛亮是一个被“绑架”过无数次的历史人物。最要命的是,历代史学家都曾“绑架”过诸葛亮。他们留给我们的所谓诸葛亮的历史,实际已经越来越远离历史真相了。

在诸葛亮研究领域,近来活跃着三位教授。他们分别是上海大学教授朱子彦先生,陕西师范大学退休教授胡觉照先生,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在我看来,这三位教授先生都没有读懂诸葛亮,而且他们还继续“绑架”着诸葛亮,也继续误导着欲求真相的读者们。

对于朱子彦、胡觉照两位先生,我将另外撰文进行批判。这里先简单说一下,对于两位先生勇于突破的精神,我持钦佩态度。但对于他们有失严谨的论证方法,我却感到非常不屑。朱教授说“诸葛亮借刀杀人害死关羽”,胡觉照说“诸葛亮想做皇帝”,那都是乍一听颇有新意,但却是根本经不起进一步推敲的。

在这里,我要集中来批判一下易中天先生。尽管易先生看了很多历史典籍书,也看了很多学术文章,但他却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正确观点,这是非常遗憾的。易先生在学术上没有像前面两位那样做大胆突破,他基本上是把别人的观点拿来,然后用评书化的语言说出来。所以,前人所犯的错误,基本上被易中天先生继承下来了。

(一)易中天读不懂《隆中对》

对于诸葛亮的《隆中对》(也有说《草庐对》的),刘备的评价只有一个字:“善!”。这个“善”字可以解释成“不错”,也可以解释成“很好。”但易中天先生却对这个“善”字做了文学性的夸张诠释,他说诸葛亮在《隆中对》的一番话“说得刘备是醍醐灌顶,如梦方醒,豁然开朗。”这显然不是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

实际上,刘备之所以对诸葛亮说“善”,不是因为诸葛亮“一语点醒梦中人”,而是《隆中对》的某些内容正合刘备之意。而且,那些“正合刘备”之意的话,也只占《隆中对》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说,《隆中对》中的亮点并不多,其更多的内容是纸上谈兵。

易中天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从此他有了一个能够让他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的总设计师。”遗憾的是,刘备从没有把诸葛亮当作“总设计师”。看看后来刘备分配给诸葛亮的任务吧:不是赋税征收、征召新兵、后勤运输,就是起草文书、执行刑律或肃清“内敌”。这与“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根本无一点关系。

易中天说:“事实证明,后来形势的发展,也完全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因此史家评论说,诸葛亮‘未出隆中,已知三分’,甚至有人认为是‘未出隆中,已定三分’。”事实上,后来形势的发展并不像易中天说得那样“完全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倒可以说是完全出乎了诸葛亮的意料之外。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有两项最重要的军事主张,一项是“东和孙权”,一项是“横跨荆、益”。但诸葛亮没有想到,孙权也想占有荆州。如果刘备非要攻占荆州,未来肯定会和孙权发生冲突。也就是说“横跨荆益”是和“结好孙权”相矛盾的。多年以后,刘备、孙权因荆州问题而明争暗斗,关羽为此还丢了性命。这一点更是诸葛亮始料未及的。

当然,孙权对荆州感兴?

伪证  穿越之正妻诱惑 02.25完结+1番外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道君且慢  拒当豪门妻    最残酷的夏天  游神传说之界王  三京画本之东京梦华  邪王狂妃:草包庶小姐  元宝传奇  修仙之大赢家  众语皆悲  娇妻难驯:总裁的33次求婚  上古卷轴天际之子  清朝的皇帝  魔表奇缘  魔镜传说  黄帝内经实用手册  星星索  

热门小说推荐
快穿:女配,冷静点

快穿:女配,冷静点

系统宿主,冷静点,你是女配!女配!!是被炮灰掉的女配!!!你只需要规规矩矩完成任务,等着领盒饭就行了。某果冷静不了!不干了,憋死我了。系统(严肃)宿主,你不要乱来,否则你总有一天会被抹杀。某果总有一天是哪一天?系统(哆嗦)惹不起,惹不起!谁能够弄死她,在线等,很着急!...

我居然能心想事成

我居然能心想事成

从小寄人篱下,长大后做了几年的上门女婿,周睿可以说是被人嘲讽的典型代表。岳父岳母看不起他,妻子对他失去了期盼的耐性,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每个月八百块的破书店。这一切,直到某天他突然感觉自己好像丧失了某段记忆,然后获得一本可以心想事成的古书开始,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上架后每两百金钻加更一章!玉佩加更一章!皇冠加更十章!微信公众号TV帝请大家搜索关注一下,感谢!...

仙武之无限小兵

仙武之无限小兵

在凡间,他生逢乱世,以三头毛驴起家,依靠无限小兵系统,打造出最强铁骑,横扫四方。在仙界,他收小妖,降魔兵,打造了出了举世无双的上古妖骑,成为了无双霸主。他不是别人,正是你们谁都不认识的主角,文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本故事纯属yy本故事纯属yy,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大家不要喷作者...

漫威里的德鲁伊

漫威里的德鲁伊

暗黑2召唤系德鲁伊上身,穿越成为漫威世界一个普通的社区学校的校长阿尔文凝视着乔治局长的眼睛,用冰冷的声音说道我要把那些利用我的学生去干坏事的人渣从他们的老巢里挖出来。我要把他们的心掏出来看看,让他们付出终生难忘的代价。我要让他们知道!这里是我的学校!这里是我的地盘!...

修罗天帝

修罗天帝

八年前,雷霆古城一夜惊变,少城主秦命押入青云宗为仆,二十万民众赶进大青山为奴。八年后,淬灵入武,修罗觉醒,不屈少年逆天崛起。给我一柄刀,可破苍穹,给我一柄剑,可指霄汉。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当修罗子不死王雷霆战尊古海蛮皇等等一个个封号落在…...

世界末日了和我真的没有关系

世界末日了和我真的没有关系

凌火火的家庭会议凌天世界末日了,是我们三个人中的一个人造成的,这个人,不是我。凌淼也不是我。凌火火我哥是魔王,我弟要灭世,所以世界末日了,和我真的没有关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