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6部分(第1页)

“同学们太疲劳了!”刘居英打了个寒噤,心痛地想。他望一眼乱云飞渡的夜空,偶尔有几颗贼溜溜的星星在闪烁,他自语道:“明天不知有没有大雨?”

恰好唐铎和戴其萼站在旁边,俩人齐声说:“明天转晴,没雨!”

“怎么知道?”刘居英拧着脖子,将信将疑。

“我们一系气象台的报告,非常准确。现在省市气象报告也参考我们的数据。”戴其萼解释道。

“哈哈!”刘居英欣慰地昂起头,大笑道:“听说刘恩兰教授也发挥了大作用啦!市防总天天咨询她,说老太太的水情预测挺准。”

刘有光插了一句,“好啊!要发挥我们专家的技术优势!”

不知什么时候,江面上开来了一条小汽艇,船头几只大灯把光柱扫向哈军工死守的大堤,一个姑娘的凄凉颤抖的声音从船上扩音喇叭里飘过来:“同志们呀!你们前边是滔滔洪水,你们的身后是150万哈尔滨市人民,人民的生命财产就靠你们的决心和双手啦!……”

刘居英问杨进:“这条船是哪来的?”

杨进瞅了一会儿说:“可能是市防总派的宣传艇,给大家做政治鼓动工作的吧!”

“像个报丧的!”刘居英气哼哼地说,“明天我见了吕市长,让他别派这种扫兴的玩意!”

天边隐隐现出一线曙光,墨色的云层在飞速散开,小雨早停了,天气果然好转。松花江的洪峰虽然迟迟不肯低头,但此刻终于无可奈何地服软了,低姿态含羞而去。浑身冷飕飕的防洪健儿又来了精神,高强度的劳动带来巨大的体力消耗,使人人能吃能睡,不管什么泥泞的地方,倒下就打上呼噜。二两一个大肉包子,大多数人能一口气吃下七八个,这可累坏了全院食堂的炊事员,他们没日没夜连轴转,一天要为防洪大军开八顿饭;还得调剂伙食花样,第17食堂仅火烧就做了10多种。送饭上堤后,炊事员们又自觉拿起铁锹上阵,第10食堂一个炊事员,每天工作18个小时,听说江上要草护堤,他又到野地割草,托同志们带上江堤。

整个哈军工是一部高效运转的、威力强大的军事机器,共产党员“吃苦在先”,共青团员“冲锋在前”,以艰苦的磨炼作为对自己意志的考验,已成为对每个人的无声命令。

数月防汛,特别是最后20 余天的与洪魔的大搏斗,哈军工这个万人英雄集体,在哈尔滨百万市民中交口称誉,那个时候,谁人不知“103”!哈尔滨市的小青年们斗嘴时也说:“你有本事,敢去和人家‘103’比一比?”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33 两战洪魔 “一零三大堤”岿然屹立(5)

储油所大堤下居住的老百姓天天上堤来看水势,老人们说:“解放军来了,咱们敢上炕睡觉了!”妇女们天天上堤送吃的,哈军工人都闭上嘴巴。那就抢衣服,她们组织了洗衣队,可哈军工人有纪律,衣服也抢不到。道外又来了一个妇女慰问团,不让洗衣服,就拿针线缝缝补补,这不算犯纪律吧?一群小朋友也常常挤进来,把剥去糖纸的糖果硬塞进哈军工学员的嘴里。市里组织的演出队三次冒雨来到哈军工人中间慰问演出,几个唱歌的大姑娘摔倒在烂泥坑里,爬起来,不管身上和辫子上还淌着泥水,照样演出。

防洪斗争让年轻的哈军工学子明白了什么叫“军民鱼水情”。

在哈军工1957年夏秋之交的抗洪大军中,曾出现过两位老将军的身影。8月24日,副总参谋长张宗逊和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来学院视察工作,到9月12日离开学院。受军委之命,两位上将详细深入地检查哈军工的工作,防洪任务再重,院领导也必须以充分的时间来迎接这次检查。

张宗逊对哈军工怀有深深的眷恋情愫。1953年秋的开学典礼,他来授旗,那时候这片大院子还有几分荒凉,就像一个接生婆,他亲眼看到这个娃儿长大了,那么可爱和壮实,欣喜之情溢于言表。1956年12月,他和彭绍辉副总长曾代表国防部来学院检查工作,这次已是他第三次来哈军工了。

张宗逊参加了两次修堤劳动,他一边泥呀水地和年轻学员们滚在一起,一边和大家谈家常,讲向工农兵学习的道理:“你们进了大学,搞专业科学,无形中和工农兵会有距离,感觉工农兵脏、不卫生、没有知识、劳动很简单等。这次大家参加修堤,就体会到劳动不是简单的事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古时的孔夫子就说过:‘吾不如老农’,劳动是光荣的、可贵的,但只有实际地参加才能体会到。” 张宗逊利用抢修江堤的休息时间,分批给全院大尉以上的党员干部、助教以上的教学干部和学员、机关干部做了三场报告。

性格豪爽不羁的陈士榘三句话不离“工程兵”。他在唐凯主任的陪同下,到工程兵系的师生中参加修堤,不时直起腰指指远处的4座500米长的浮桥和斯大林公园方向的临时卸土码头说:“听说那些工程都是咱们架桥排干的,这就叫‘万能的工程兵’,谁敢说工程兵不重要?”他握着殷之书的手大喊道:“教授呀,你不仅给军工争了光,也给我们工程兵争了光呀!”在人群中,他看到埋头干活的“黄埔将军”黄德馨,他又上前拉着手:“老黄呀,休息一会。老将出马,指点指点就行了!”陈士榘像个乐观的老小伙儿,逗得大家嘻嘻哈哈。

9月17日,松花江洪水降落到119米以下,险情已基本解除,哈军工万余大军踏着轻松的脚步,凯旋而归。

9月21日,兆麟公园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哈尔滨市各界在这里召开全市庆祝防洪斗争胜利大会。哈军工1400人的队伍跟去年一样,在有节奏的掌声中威武雄壮地走进会场,这些参加大会的同志全部是立了功的。

1957年的第二次抗洪大战中,哈军工共出动108811人次,完成土石方7000立方米,开沟导渗71条,处理管涌86个,设防浪木排3000多米,投掷防浪草10余万斤。保证了“ 人在堤在,万无一失”。

在9月22日下午全院召开的庆功大会上,张衍做了总结报告,防洪指挥部总指挥李懋之宣读给1001位同志“通令嘉奖”的命令。在万余防汛健儿中,立一等功10人,二等功190人,三等功1266人,他们同时获得哈尔滨市1957年防汛模范的光荣称号。

一等功臣第一名,市防汛模范殷之书教授登台讲话,他还是那么温文尔雅,一口吴侬软语,似乎刚刚战罢的滔天洪水不过是个水利学的小试验。

在新中国诞生不久的几次抗洪抢险大战中,若论临危受命,万众一心,艰苦卓绝,爱国爱民,创建了可歌可泣、不世之功的大学,哈军工当属全国第一;大胆起用治水专家,运用科学精神和专业知识去战胜天灾,并把老教授树为功臣第一人,这种佳话也首创于哈军工。

1958年国庆节,防洪纪念塔在松花江江岸落成,揭幕典礼时,吕其恩市长拉着刘居英,指着塔顶群雕中的军人说:“那个解放军就代表你们‘103’啊!”

当历史的长河匆匆流淌了40余年之后,1998年夏秋之交,中国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当百万军民正在长江流域抗击洪魔之时,松花江洪峰再起,40万军民以血肉之躯抗洪救灾,其中有两名带兵的将军,他们都是哈军工的毕业生,一位是某集团军的政委彭小枫少将;一位是海军某基地的吴吉祥少将。当他们率领部下与高过1957年最高洪峰米的特大洪水殊死搏斗时,或许能够感觉到,40年前那万余名哈军工人的匆忙身影,正和他们一起在同一条大江边,在同一道堤坝上,再次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

综漫 奇幻贵公主  醉死当涂  叶卡捷琳娜  上市公司48大财务迷局  启蒙时代  我的死宅萝莉妹妹  听天使在笑  敖德萨故事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异界之只想平凡  李鹏外事日记  自动变有钱  满城尽带黄金甲  非梦志3商道乱世  犬与鬼  将武生:武家庶女别太毒  电脑十万个为什么  孙正义--梦想与激情  一半青春一班兵  首席代表  

热门小说推荐
都市寻艳录

都市寻艳录

身世坎坷历经沧桑人间情意究竟为何物?妈妈是什么?奶奶是什么?姑姑婶婶又是什么?也许,都是女人罢了。你们给了我们生活的必须,但是她们没有给我们家庭的温暖,因此从理智上我们应该感激你们的,可是感情上很多时候是会出现偏差的。我喜欢熟女喜欢年龄稍大的女人当然是女人我都会喜欢当然是那种好女人...

极品全能小农民

极品全能小农民

得大地之母传承,小农民从此掌阴阳滋万物。娶不到老婆?清纯村姑妖娆老板娘高贵女总裁娇美校花纷纷上门。农民收入低?他种的黄瓜远销海内外,他造的保健酒男人居家旅行必备。农民没地位?他连续五年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欧洲各大皇室争着给他颁发爵位。...

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

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

203x年,秦始皇地下皇陵又一处被意外发现,出土的除了淘涌外却有一架神秘飞碟和一枝高科技手枪,被埋在地下长达二千多年,国家科学院高度重视,进行秘密研究,并请来华夏国杰出青年龙天羽协助,实验过程中却发生奇异现象,龙天羽被神秘飞行器仿佛梦境一般带回秦朝,介于楚汉之争。大秦王朝因他而轰然崩塌,陈胜吴广因征讨他而途中起义,高祖刘季因他而死,项羽三次被其击败,由此龙天羽踏上争夺天下的王者之路,征战中原十八诸侯,与此同时,诸子百家以及一些大势力浮出水面,鬼谷宗阴阳冥宗墨门青衣门等大门派重出江湖,博...

蜀山魔门正宗

蜀山魔门正宗

蜀山有玄门正宗,一家独大。主角修炼的是魔门正宗。...

绝世神针

绝世神针

他是学生是老师是医生更是深藏不露的贴身保镖。QQ群583880154...

混在日本女校的高手

混在日本女校的高手

为了躲避一个美女疯狂的纠缠,叶权宇在好友的帮助下偷偷来到日本,光荣地成为了圣樱花女子高中的第一名男学生,原本只想平静读完高中的他,面对一群萌萌的少女,生活又怎么可能平静得了?交流群号2746792欢迎大家前来交流吐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