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4部分(第1页)

夏侯渊、夏侯的子侄辈中与曹丕关系不一般的也有好几个,主要是夏侯尚、夏侯威、夏侯等人。

夏侯家与曹丕关系最好的是夏侯尚。曹丕称帝后,曾任命夏侯尚为征南大将军,负责整个荆州方面的军务,他的正妻也是曹家的姑娘,但具体是谁已不得而知。夏侯尚升为征南大将军后,宠爱另外一个妾,曹家姑娘受到冷落,已经身为皇帝的曹丕派人绞杀了这个爱妾,这件事做得太损,但也说明在曹丕眼里夏侯尚从来都不是外人。

夏侯威是夏侯渊家的四子,他一身侠气,自己不是文人但喜欢读书人,他发现了泰山郡人羊祜,觉得羊祜博学多才,善于谈论,于是做主将他二哥夏侯霸的一个女儿嫁给羊祜为妻,后来羊祜成为一代名将。夏侯威跟曹丕的关系很好,但他跟曹植的关系也好,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后来只做到了州刺史,四十九岁的时候去世。

夏侯是夏侯的儿子,也是曹丕的姐夫,史书记载曹丕与夏侯“亲善”。曹丕称帝后夏侯也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安西将军,主持关中及以西地区军务,身负重任。但他才能有限,《魏略》说他“性无武略,而好治生”,蜀国大将魏延干脆评价他“怯而无谋”。曹丕的儿子曹睿继位后,把这个姨父从长安调回来任了个闲职。

从上面这些记载来看,曹丕的人缘不错。此外,曹丕不仅跟曹氏、夏侯氏兄弟们关系好,身边还有不少心腹,“太子四友”就是其代表。

“太子四友”的说法出现于《晋书宣皇帝纪》即司马懿的传记里。说曹丕被立为太子前后,特别信赖倚重四个人,分别是司马懿、陈群、吴质和朱铄,号为“四友”。

司马懿前面已有较详细的介绍,他出于河内郡温县司马氏家族,他的父亲司马防是曹操在洛阳时代的老领导。司马懿一家也是英才辈出,他的大哥司马朗、三弟司马孚都在曹操手下任职。

按照《晋书》的说法,司马懿开始到曹操身边工作还有点不太情愿。但他绝对不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有很深的城府和很强的上进心,他也绝对聪明,当时军权被曹氏、夏侯氏掌握,士家大族在政权格局里只能充当配角,司马懿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他觉得要想真正进入权力核心必须忍耐,作长远打算。

现在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叫“韬光养晦”,最早就是说司马懿的。

司马懿后来主动靠近曹丕,忠心耿耿地帮曹丕出谋划策,受到曹丕重视。陈群跟司马懿的出身差不多,他出身于颖川郡陈氏,也是一个大家族。陈群的身份有点特殊,他当过刘备的下属,刘备战败后作为俘虏被曹操发掘和任用。陈群担任过基层行政官员,也负责过人事、司法、监察方面的工作,有相当的才干,以后著名的“九品官人法”就是他提出来的。

在曹操生前,司马懿和陈群还不属于核心层成员,也没有兵权,但他们看准了曹丕日后必能成继大位,所以倾心攀附,深得曹丕的信任,为日后飞黄腾达铺好了路。

吴质的情况前面也介绍过,他追随曹操的时间较早,大概在曹操担任兖州牧时期就投身曹营,但地位一直不高,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出身并非像司马懿、陈群那样出于名门大族,另一方面是他的脾气不好,人品又差,前途较为渺茫。

吴质比曹丕大了整整十岁,他是一个喜欢交结权势的人,经过努力他终于引起了曹丕的重视,成为曹丕的智囊。曹丕遇到难事不知道如何办时,经常找他出主意。

四人之中朱铄的情况目前所知最少,只知道他是曹操的老家沛国人,长得比较瘦,性子比较急,跟曹丕等人关系很好,曹操征袁谭占领南皮后,有名的“南皮之游”里就有吴质和朱铄。

《世语》里记载了一件事,可以说明曹丕、吴质、曹真以及朱铄等人交往之密切。那已经是曹丕称帝以后的事了,当时吴质在外地担任要职,一次回京城朝见曹丕,曹丕特别命令京内高级官员和将领们到吴质府上聚会,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吴质在曹丕心目中的分量。

酒宴之中,吴质想更尽兴一点,就让艺人上来表演节目。曹真、朱铄当时都在座。这二位一个生得肥胖,一个生得很瘦,吴质就让艺人们拿这个说事逗乐(酒酣,质欲尽欢。时上将军曹真性肥,中领军铄性瘦,质召优,使说肥瘦)。曹真见自己被戏弄,在酒桌上就跟吴质闹崩了,曹洪、王忠等上来劝说,曹真怒气未消,甚至拔出刀要杀人,吴质也恼了,手按着剑叫着曹真的字说:“曹子丹,你不过是案几上的肉罢了,我吞你不用喉,嚼你不动牙,你怎敢如此仗势骄横(汝非屠几上肉,吴质吞尔不摇喉,咀尔不摇牙,何敢恃势骄邪)?”

眼看闹到这种地步,另一个当事人朱铄站出来打圆场说:“陛下让我们跟你一块儿喝酒高兴一下,你怎么这样做?”吴质一看这位劝的是偏架,更不干了,叱责朱铄说:“朱铄,你敢让我扫兴(朱铄,敢坏坐)?”

大家一看吴质这小子真急眼了,都回到座位上不吱声,朱铄性子急,被吴质无端喝斥一顿,气得拔剑砍地(铄性急,愈恚,还拔剑斩地)。

这种描写在正史里恐怕很少看到,吴质、朱铄在后世的名气不是很大,但在当时,绝对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因为他们与曹丕关系很密切。

曹丕和这些人交往的事曹操不可能不知道,曹丕跟曹家、夏侯家兄弟们怎么来往曹操都不会反对,但对于他结交司马懿、陈群这些人,曹操心有顾忌。

这得从曹操与士家大族之间的关系说起。东汉是士家大族进一步崛起的时代,朝政和各地政权都被若干家大族掌控。刘表之所以能在荆州立足,刘焉之所以能在益州站住脚,以及孙氏在江东之所以能快速打开局面,背后都有当地豪族们在撑腰。

某种程度上,刘表也罢,刘焉、孙权也罢,都是豪族势力的代言人。

曹操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在他开创基业的过程中始终注意与豪门士族的合作,这一点在他倚重荀上最能看得出来。与其说他欣赏荀的个人才能,不如说他更需要通过荀与以颖川郡荀氏、陈氏、钟氏等为代表的整个士族集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曹操自身不是士族,他出身于宦官家庭,从自己算起富贵也不过才三代,以他为中心的核心利益集团成员,如曹洪、曹仁以及夏侯氏兄弟等人,也都不是士族,但他们现在掌握着最大的权力。

由此就出现了一对矛盾,过去常把它归纳为士族和庶族的矛盾,也就是老牌的大地主阶层与新的暴发户之间的矛盾,不管这样分有没有道理,但至少这种矛盾是存在的。

曹操依靠士族阶层,但又提防和抑制他们,比如占领冀州后就颁布了抑制士族豪强进一步兼并的法令。他与荀之间越来越深的矛盾,表面上看是某些政治理念的不同,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是两种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

《晋书宣帝纪》里还记载了一件事,说的是“三马同槽”典故的由来。司马懿很有城府和韬略,他内忌外宽,猜忌多权变。曹操早就觉察到他有豪志,又听说他有“狼顾相”,想找机会验证一下。

所谓“狼顾相”,就是能像狼一样在身子不动的情况下头能环顾左右。据说狼怕被袭击,走路时经常回头看,人如果如同狼一样,也有这种行为,走路时不自觉地回头看,就说明他心存险恶。

一次,曹操让司马懿在前面走,突然命令他回头,这时司马懿在身体没有扭过来的情况下,脖子却能转到后面来(面正向后而身不动),这让曹操很是狐疑。曹操又做过一个梦,梦见三匹马在一个槽子里吃食,也就是“三马同槽”,“槽”通“曹”。曹操认为“马”是司马氏,司马懿以及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精于权术,心机很深,曹操“甚恶焉”。后来曹操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能做人臣的,今后必然会坏你的事(必预汝家事)。”

仙卜奇缘  大唐一品  阿凡提的故事  晋书  锦绣佳人(又名妻子和女儿)  绝世神医  山口百惠自传  成龙传  剩女的穿越任务  你的世界我来过  隐蔽的历史  巴金自传  这就是我  不孝的儿子  母亲  索罗斯全传  初刻拍案惊奇  边城  铁血抗日军  成吉思汗私密生活全记录  

热门小说推荐
狂龙战狼

狂龙战狼

曾经的战狼吴易回国接到秘密任务保护冰山女总裁,不可思议的发现对方却成为了自己的未婚妻,踏入都市的巅峰特种兵被卷进莫名的阴谋中,为保护心中的女神,蛰...

开天录

开天录

生存,很容易。生活,很艰难。我族,要的不是卑下的生存,而是昂首高傲的生活。我族,誓不为奴!...

我有十个天赋位

我有十个天赋位

在这个奇妙的世界,天地万灵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在其他人只有一个本命天赋的情况下,李初却可以将他人的天赋化为己用,同时可以将丹药阵法法宝阵法统统化作自己的天赋,更可怕的是他还可以随意的组合融合出新的天赋!灵魂双生+血肉分身=身外化身千里眼+顺风耳=天视地听伪装+变化=多重假面身外化身+多重假面+真名蒙蔽+天意难测=通天苟道???翩翩少年大声的立下誓言若不证仙,绝不下山!...

通天武尊

通天武尊

(火爆新书)一代至尊炼丹天才杨辰,因为不能修炼武道,遭到自己最亲近的女人背叛杀害,转世重生于一个被人欺凌的废材少年身上。从此,开始了一段震惊万界的妖孽人生。最强最精纯的丹药,培养天才?这个世上没谁比杨辰更了解什么是天才。前世不能修炼武道,这一世他要做的是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通天武尊!欺辱我者,背叛我者,杀无赦!...

有眼无敌

有眼无敌

秦胜的右眼因为触电变异了!变异主方向是看见过去。这让他透过时光,看到了数之不尽的大小秘密。毫无头绪,没人能破的离奇命案真相如同电影小说里那般,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掩埋在地底下,不知多少岁月的绝代宝藏在阳光下翩翩起舞,形态万千的狰狞恐怖怪物甚至看到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把另一个世界的大门给打开!历史疑云古老传说史前文明神话起源所有的过去秘密,全都在他右眼视野内,清晰重现!(本书又名一颗原子弹引的两个世界差点毁灭惨案,新人新书,求推荐收藏!)...

龙入红尘

龙入红尘

本书一开始就已经YY到极限主人公不需要创业只需要他去体验生活爱情友情...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