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章 1把精神随厚土 满怀志气付穷年下(第1页)

村西头有几棵高大的杏树,一个个半青半黄的杏儿挂在枝头,枝柯掩映里,隐藏着一座低矮的麦草房,王万全一家六口就居住在这座麦草房里。院墙用山里的石头砌成,只有半人多高,墙根还栽着几棵香椿树;站在院墙外,就能看到院子里三间正房和一间厢房,房顶用麦草铺就,木棂窗已经泛着黑色,窗纸已经有些破碎了,但窗花仍然红艳艳的,给老去的窗棂添上了一丝生气。

这是一座民国时期的胶东民房,里面设施简陋,由于房子低矮,没有扎天棚,裸露着发黑椽子和苇箔,一根椽子上,还垒着一个燕窝。进间在东西两边各有一个锅灶,靠北窗放着一张被烟火熏得发黑的碗柜;厨房间东边是王万全夫妻的卧室,卧室里有一个朱红色的衣柜,一张朱红色的杌子,都是何田田当年带过来的嫁妆;西边一间房是两个女儿的卧室,里面有一张旧书桌,一张长条凳,书桌上放着一盏乌黑的煤油灯,糊满报纸的墙上挂着一张邓丽君的画像;窗台上放着一台收音机,很是惹人注目,这是家里唯一的电器。收音机是王万友托张瓦刀从县城的百货商店购买的,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王春华。两个小女孩喜欢听评书,喜欢听小喇叭,还喜欢听邓丽君的歌。院子里的厢房里盘了一铺炕,权当两个儿子的卧室,一家六口人满满当当地挤在这座低矮的麦草房里,过着贫苦的日子。王春华苦中作乐,写了一首小诗自勉:“草舍三间小,围墙四尺虚。梁上双栖燕,灯前一卷书。”

杏树下,王秋荣趴在一个板凳上写作业,不时瞅瞅树上的杏儿和叽叽喳喳的小鸟;旁边的一块青石上放着两个熟鸡蛋。这是高志腾的妈妈送来的端午鸡蛋,和着艾草煮的,带有一股艾草特有的芳香。王春华在家里做家务,她蒸炒了一锅艾茶,期间还把鸡鸭关进了棚里,麦收时节,家家都在晒麦子,可不能让它们溜出去,特别是鸭子,嘴像小锨一样,一嘴就能叨走一把麦粒。

把制好的艾茶放进罐子里,王春华就开始做午饭,她热了一些苞米面饼子、几个包子,又用苞米面熬了一盆稀粥。夏天蔬菜比较丰富,她洗了些青菜,还剥了几棵大葱,盛了一碗自制的大酱。一顿晚饭就做成了,父母和哥哥回家,就可以马上开饭了。

做完饭,王春华用温水搅拌了一大桶饲料,去喂那口大白猪。猪圈在院墙外边,一头白生生的肥猪正趴在圈墙上,眯着眼睛,安安静静地等待着开饭呢。猪是家里唯一的副业收入,自从王春华记事起,家里就把喂猪的任务交给了她。清晨,她踩着露水,到山上打一筐猪草;中午,她顶着太阳,又到山上打一筐猪草;傍晚,她披着彩霞,再到山上打一筐猪草;从春到秋,每一头猪都是她用猪草喂养大。每到立冬时节,百草枯黄,王万全就会把瘦弱的小猪绑到手推车上,送到食品站,这时王春华就跟着父亲,摸着小猪的头,一路哭到食品站。吃青草长大的小猪瘦得跟柴火棍一样,每次都少不得被食品站的检验员嫌弃,父亲好说歹说,被克扣了一些斤两,才算把猪卖掉。回家的路上,卖猪的钱已经还了债。

往事如烟,如今,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家里有了余粮,猪已经吃上了饲料,再也不用吃青草了,每天吃得饱饱的,再也不会趴在圈墙上喊饿了。而王春华也已经16岁了,过了这个暑假,就要上初中三年级了,她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是考上大学,将来生活在大城市里,

做一个体面的公家人。

何田田回到家里,看到家务活已经做完,饭也做好了,对女儿说:“闺女,妈不是说了吗,你学习太紧张,就不要再做家务了吗?”

王春华端出一盆温水,给母亲洗手洗脸,说:“妈,不耽搁什么,累了一天了,快洗把脸吃饭吧。”

王万全采了一把艾蒿回来,用绳子捆好,挂在进家门的门口。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一束艾草挂在门上,包含着祛病辟邪,平安康健之意。纵然生活艰难,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希望也在一点点增长,王万全相信孩子们都会有出息的,不是吗?

午饭虽然简陋,但对于刚从饥饿走出来的庄稼人来说,能够吃上苞米、白面已经是最大的满足了。王山贵狼吞虎咽地吃着香甜的大包子,不时地用筷子把香喷喷的肉滋啦夹出来,放到妹妹的嘴里。王大富和父母都默默地就着大葱吃苞米面饼子,一声不吱。王春华拿起两个刺槐花包子,递给父母,父母接过来,又放进了饭盘里。这么香甜的包子,里面还加了肉,他们怎么舍得吃呢?

吃完晚饭,父母坐在炕上歇息,王大富出去安排麦子脱粒的事情。王春华烧了一锅热水,冲了一壶艾茶,给父母倒了两碗。

“泊地的麦子过两天就能开镰收割了,肯定也要减产,能打400斤麦子就不错了,还不够交给国家的。”

“天这么旱,麦茬苞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种上,如果苞米也瞎了,只怕就要借粮过日子了。”

“唉!老天爷不给庄稼人活路啊。”王万全叹了口气,喝了一口艾茶,只觉得满嘴都是苦味。

王春华默默地坐在炕边上,给妹妹缠五彩线,听着父母的话,才知道天气太旱,麦子已经欠收,泊地的好麦子留着交公粮,塂地的几亩麦子减产一半。旱灾如果继续下去,种不上苞米,入冬就要断粮了。看着父母愁苦的面容,她突然觉得有些羞愧,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她昨天做的两锅大包子是多么的奢侈;尽管父母不舍得说她什么,然而她已经感觉到自己这种铺张行为是多么的可耻。

村集体的打麦场因为离村较远,运输不便,包干到户后就被废弃了,村民们在村头开辟了两个小型打麦场,麦子脱粒后直接运回家里,摊在院子和门口晾晒。现在这两个打麦场上已经堆满了一垛一垛的麦子,等待脱粒。王万全、王万友、高有成三家的塂地麦子都已收割完毕,也堆在打麦场。此时,打麦场上的已经点起了一个几百度的大灯泡,柴油脱粒机将一捆捆麦子吞进去,吐出一堆堆杂乱的麦秧,麦粒从中间的漏斗落下来;谁家打麦,谁家的主妇就会站在漏斗旁,用一个麻袋接麦粒,接满一麻袋,男人们就会挪到一边,换上另一个麻袋。看着麦粒滚进麻袋,从主妇们的脸上就可以看出收成。今春大旱,收成不好,主妇们一个个都阴沉着脸,差一点就要大雨滂沱。

由于排在半夜脱粒,高志腾和王大富就用铡刀将过长的麦秸切掉,这样可以节省脱粒的时间,两人轮流按着铡刀,汗流浃背,有时王山贵也争着按几下,可惜力气太小,整个人都悬在铡刀上,两腿不住地摇摆,怎么也按不下去,惹得大伙一阵哄笑。

因为脱粒机出现了故障,直到半夜一点多钟,才轮到王万全等三家打麦子。高志腾和王大富把一捆捆麦子搬到脱粒机前,王万全一点点地送入脱粒机里,王万友和高有成站在对面,把脱粒机吐出来的麦秧挑走,垛成一垛。王山贵与小伙伴们爬到麦秧垛上,尽情地蹦跳着,把麦秧垛踩得结结实实。何田田拿着一个大麻袋,站在漏斗旁接麦粒,麦粒不像往年那样金黄耀眼,而是泛着黯淡的褐色,又秕又瘦,等到脱粒机停下来的时候,只装了四麻袋麦粒,一麻袋大约180斤。去年这个时候,只种了一亩半塂地麦子,也装了四麻袋,今年减产将近一半,品质更不可同日而语。

三家的麦子打完,天已经放亮,王山贵玩耍了大半个晚上,和几个伙伴一起趴在一个麦秧垛上睡着了。麦子运回家,王春华早就将门口打扫干净,将麦粒倒在门口,摊成薄薄的一层,慢慢晾晒,每隔一两个小时还要翻动一遍。每当这个时候,顽童们就有了新的工作,就是看场,防止鸡鸭鸟雀啄食麦粒。

当泊地的麦子也拉到打麦场时,标志着麦收已经接近了尾声。王万全家的一亩二分泊地全部种植了麦子,脱粒后,麦粒装了不到三麻袋,比去年少了一麻袋,晒干后,还不够交公粮的。

天气一如既往的**,天空连一丝云彩都没有,明晃晃的太阳整天在头顶闪耀,在这样的阳光下,只需几天麦粒就能晒干。把晒干的麦粒堆在一起,高志腾和王大富一人拿着一把大大的木锨,站在上风处,铲起一锨麦粒,迎风向空中一扬,麦粒洒向前方,落在地上,麦壳泥土等杂质随风飘走。这就是麦收的最后一道工序——扬场,目的是去除混杂在麦粒里的各种杂质,由于顶着风,杂质往往会落在扬场的人身上。两个小时后,王大富和高志腾就灰头土脸,变成了非洲兄弟,黑乎乎的看不清五官样貌了,开口说句话,两排牙齿变得瓷白瓦亮,分外惹眼。

“各家各户注意了,麦子晒干扬净,抓紧时间交公粮,完成今年的定购任务,抓紧时间,抓紧时间,过期罚款!”

村头的一根电线杆顶上,安装着两个大喇叭,高耀辉正坐在村委会的广播室里,对着扩音器喊着,催促村民们交公粮。

麦粒晒干扬净,就该交公粮了。公粮就是农业税,老百姓叫做“皇粮国税”,按照国家规定,农业税以征收粮食为主,只有出现特殊情况,才允许用现金缴纳,一般每亩农田每季应缴纳50斤左右的公粮。除了公粮,农民还要完成国家定购粮任务,一般每亩农田每季应完成80斤左右的定购粮任务,王万全家承包的土地比较多,向国家交的也多,每年需要向国家交纳600多斤麦子、上千斤苞米,还有花生、黄豆等油料作物。按照去年的收成,泊地的麦子就足够交纳公粮了,可是今年麦子减产,一共只收了大约1000斤麦子,交了公粮和定购粮,就只剩下三四百斤麦子,一家六口,平均一天只能吃一斤麦子。村里各家各户的情况与王万全家差不多,阴霾挂在每个庄稼人的脸上。可是不管收成如何,也不管身在何处,皇粮国税是老百姓永远逃避不了的责任。

由于塂地的麦子有些秕瘦,如果用来交公粮,恐怕不合格,何田田就把泊地的麦子和塂地的麦子混合在一起。今年遭了旱灾,粮管所的收粮标准肯定会下降。

这天早晨,天刚刚蒙蒙亮,王大富就已经起床,准备到粮库交公粮。麦子在昨晚就装进了麻袋,何田田抓起几颗麦粒,用牙齿咬一下,发出“嗑、嗑”的声音。公粮的主要标准就是晒干扬净,如果粮食没有晒干,储存后就会发霉,所以晒干是硬性规定,粮管所不收没有晒干的粮食。

王万全说:“不用嗑了,天气这么旱,谁家的麦粒都干透了。”

600多斤麦子装进了四个麻袋里,绑在两个手推车上,父子两人就推着车子,往粮库去。经过高志腾家门口,高志腾已经装好了麦子,等在门口,他家地少,公粮和定购粮加起来,只需交300斤,所以他一个人去粮库就行了。

艾茶山镇建有一个粮库,镇驻地还设立了粮管所,收公粮时,粮库和粮管所各管一片。艾茶山粮库建在一条大路旁边,毗邻兵营村,周围二十多个村庄的公粮和定购粮都要交往这里。粮库位于桃树夼村南边,翻过陡峭的南山,还要走五六里山路。山路弯弯曲曲,起起伏伏,下坡的时候,三个人都往后往倾着身体,双脚狠狠地蹬着地面,慢慢往坡下走,生怕速度快了翻了车;上坡的时候,三个人的身体都向前拱着,狠狠地蹬着地面,艰难地往坡上爬。遇上比较陡的上坡路,就会停下来,在手推车的前面串一根麻绳,王大富在后面推车,高志腾在前面拉车,把三车麦子推上坡。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终于来到大道上,走在平坦的路面上,脚步轻快了许多,快到兵营村的时候,已经看到粮库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足有上百米。来到队伍最后面,放下手推车,王大富和高志腾早已汗流满面,一屁股坐在路沿石上,狠狠地喘着气。

“老王,来晚了。”这时,排在前面的人打了个招呼。这人正蹲在手推车旁,哄着一个只有三四岁的男孩。

“大贼啊,你也来得不早啊。”王万全也招呼着。

“想不到大伙的积极性这么高,这才几点,就已经排这么长的队了。”说到这里,王大富和高志腾已经知道这个人是谁了。就是桃树夼村的乔大志,他有个偷偷摸摸的毛病,人送外号乔大贼。因为两个弟弟都是光棍,乔大贼迫切需要养个儿子延续香火,所以生了四个孩子,前三个孩子都是闺女,第四个才是男孩。现在这个男孩已经四岁了,这时正吊在车杆上,拖着两筒鼻涕,朝王万全笑呢。

“俺倒是起得早,路有点远啊,紧赶慢赶,现在才到。”王万全说点起一袋旱烟,慢慢抽着,拉起了呱。乔大贼急忙从裤兜里掏出一张长方形的小纸片,跟王万全要了点烟叶,包裹在小纸片里,小心翼翼地卷成一支烟卷,用火柴点上,慢慢抽着。

王万全问:“怎么就推了一车?你家跟俺家差不多吧?”

乔大贼吐了口眼圈,说:“今年的麦子瞎了,俺定购粮交不上了,只交公粮。”

“不交定购粮,来年庄稼地不喂化肥了?高价化肥你买得起吗?”国家去年取消了统购粮,改为定购粮,每个农民都发放了粮油定购交售证,完成了定购粮任务的农民,国家会奖励一定数量的平价化肥。

“唉!能怎么办?总不至于把孩子们饿死吧?”乔大贼吐了一口烟,他家的日子比王万全家要难过得多。他的老婆眼睛有问题,不能下地干活,七八亩承包地全是他和父母操持。四十岁左右年纪,头发已经变得灰白,黝黑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看起来有五十多岁。

王万全有点同病相怜的感觉,说:“这样下去不行啊,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我的师兄有点悬  重生后我让前夫皇叔来抢亲苏汐月凤卿绝  穿越至人类世界的异世界猫娘女仆  航空梦  韩湘子传奇  悍秦赘婿  长生两千年  大明1617  武道天心  次元开拓者  韩娱老科员  上门龙婿免费阅读  当游戏策划成为制卡师  我修仙这么厉害,你让我当恶毒炮灰?  林望杨悦  奇针狂医林望  大秦:开局签到十倍吕布战力嬴羽  我来自阿斯嘉德  霜起于月升之时  天师狂医林望杨悦  

热门小说推荐
足球皇帝

足球皇帝

我叫秦雄。我野心勃勃。我永不放弃。我专注如一。我向往统治。我一步一步,一步一步,走向绿荫世界的王座!足球融入了我的生命,绿荫场给了我翅膀,在那热血澎湃的战场上,我,主宰一切!2oo3年夏天,一位患有低危抑郁症的中国青年去了荷兰,与o2-o3一代方兴未艾的阿贾克斯天才们擦出了激情的火花,欧洲足坛从那时起,风云突变!...

少龙风流

少龙风流

华夏神州的中原地带一个古老乡村稷下村传说远古的炎帝便诞生于此。龙剑飞的心情象这春末夏初的天气多少有些烦躁,四年大学毕业后他又打回原籍,在乡镇高中教书,经历了最初工作的新鲜和学生的爱戴,父母的先后离世,留下他独自舔舐心灵的血泪。子欲养而亲不待,最大的悲痛莫过于此。看着谈笑风生青春得意的学生们,龙剑飞的心情多少有些敞亮。夕阳西下,金黄色阳光洒落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间,让人不免心旷神怡。...

极道天魔

极道天魔

妖魔横行,世人苦难。神兵魔刃,遮耀天下。手机上的一款游戏修改器,意外成了路胜脑海里的异能。也成了他在这个黑暗乱世唯一的依靠。...

神级承包商

神级承包商

小包工头秦始皇,意外得到一款级承包商系统,从此开启不一样的人生。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已经不是他的终极目标。我,秦始皇,打钱。...

庶门风华

庶门风华

庶门风华由作者千年书一桐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庶门风华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医流武神

医流武神

一代魔君,逆天重生!为复血海深仇,重回都市,掀起血雨腥风!当其锋芒展露的刹那,美女院长,萌呆萝莉,清纯校花,冷艳总裁纷至沓来!...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